惠萍镇东兴镇村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稻麦种植、果园经济,村级集体经济连年增长——
特色产业托起“好钱景”
本报记者 龚丽丽
11月24日一大早,位于惠萍镇东兴镇村的诚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内,负责人刘洪就开始消毒蟹塘、喂食饵料……忙得满头大汗。一旁的蟹黄深加工区域,工人们挑拣、清洗、蒸煮、剥壳,忙碌不停。
“现在每天都有70多名工人深加工近8000斤小老蟹,日产出蟹黄近1000斤,这样忙碌的状态要一直持续到明年3月。年底又是蟹塘扣蟹销售季,更会忙上加忙。”刘洪颇为得意地说。
正是瞅准扣蟹养殖效益,2015年,东兴镇村将近500亩土地流转给刘洪,用于养殖中华绒螯蟹。随着合作社养殖效益的逐年提升,刘洪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与范围。目前,蟹塘养殖面积已达800多亩,扣蟹养殖、“河道苗”生态扣蟹产销、蟹黄深加工等产业多栖发展,年总销售额达2000万元。
此举真正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与村民增收致富“双提高”。“现在只要我有空都会来这儿,攒攒劲劲干上8个钟头,这样一天下来能有300多块钱的收入。离家近,时间自由,又不妨碍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多好。”在合作社打零工的村民龚卫时美滋滋地说,“真的跟着村里一起富起来喽。”
东兴镇村是典型的农业村,村集体经济曾一度薄弱。近年来,东兴镇村党总支结合特有的资源环境优势,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全村4870亩闲散土地,村干部牵头流转3000多亩,用于发展水产养殖、特色果园、稻麦种植等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连年增长。2022年,东兴镇村经营收入达198万元。2018~2022年,5年内年平均收入近200万元。
如何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今年村里更是花足心思。根据本村实际,东兴镇村认真谋良策,扎实抓项目,投入200万元谋划推动40亩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其中新建连栋日光大棚19座、独栋大棚71座。“目前该项目正在发包阶段。投产后计划招引龙头企业与村集体合作运营、联建合营,以‘租金+分红’模式运行,预计能增加村集体收入约3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施海燕表示。
就在离此500米处,有一个2000平方米的速冻保鲜冷库,也是今年该村投资建设的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项目投资约500万元,目前土建已完成,预计12月底投产运营。投产后可有效解决本村蔬菜、设施大棚瓜果及周边等村果蔬保鲜储存问题,实现错峰上市,增加经济效益,预计可使村集体每年获得约60万元的租金收入。
“今年,我们努把力,争取村集体经济突破220万!”施海燕干劲十足。下一步,东兴镇村将始终做好“产业”文章,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核心区域,引领扣蟹产业和高效农业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不断让村民享受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走出一条“产业富民、特色强村”共同富裕的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