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出第一步后的路越跑越顺
时间:2023-10-13 A+   A- 举报

启东半程马拉松开赛在即,启东跑圈的跑友们沸腾了——

迈出第一步后的路越跑越顺

本报记者 施盛夏

启东即将举办半程马拉松比赛,最兴奋的当属启东跑圈的一群跑友们。他们大多是市马拉松协会和微马跑步协会的成员,近些年,一直在积极争取马拉松比赛在启落地,却因各种原因始终未能实现。

“马拉松赛事是展示一座城市的名片,对启东的发展以及马拉松运动在本土的推广都大有裨益。”如今,启东首次举办大型路跑赛事即为中国田协认证的A类赛事,市马拉松协会成员袁卫华相信,他们已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之后的路将会越跑越顺畅。

从0到1

2016年,全国范围内掀起的“跑步热”蔓延到了启东,几个热爱跑步的年轻人找到了从事体育教育的张向阳,启东市马拉松协会就在一群志同道合的跑友的推动下成立了。

为在启东推广马拉松这项相对小众、入门门槛高的运动,吸纳更多人加入,马拉松协会与微马跑步协会多次组织比赛,规模最大的一次有四五千名选手参赛,他们还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约跑,吸引了一大批普通市民加入。

除日常训练、比赛,协会成员常常组团前往全国各地参加马拉松比赛,期待与更专业的选手切磋。“我们的跑步文化发展得还不错,目前启东本土能够完成全程马拉松的选手已超过100人,这对一个县级市而言算多的。”张向阳说。

马拉松协会刚成立时仅10多名成员,如今发展为有100多名会员及400多名跑步群成员,由于微马门槛低,适合短距离跑步运动,微马跑步协会巅峰时多达两三千名成员。短短几年内,在马拉松协会副会长张向阳等人的推动下,启东跑圈越发壮大。

新老传承

对张向阳来说,体育运动是毕生追求。1986年大学毕业后,他便来到启东从事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致力于引导青少年更广泛、科学地参与体育项目。也是在他的专业训练下,培养出了启东本土马拉松一哥袁卫华。

两人相识于横店马拉松比赛返程的路上,张向阳被这个年轻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打动,彼时袁卫华也需要专业的技术指导,两人一拍即合,结为师徒。师徒二人利用工作之余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袁卫华的成绩得到快速提升。目前袁卫华在全程马拉松比赛中的最好成绩为2小时34分,半程马拉松最好成绩为1小时13分,他笑称自己是“业余选手中专业的,专业选手中业余的”。

相同的热爱总能聚集志趣相投的朋友,袁卫华在外出比赛中结识了来自凉山的彝族小伙,并将其介绍给老师张向阳,两人成为师兄弟。“现在他的半马成绩已经比我快3分钟了。”袁卫华说,如今,彝族小伙已在启东工作生活,两人成为亲密的比赛“搭子”,此次的启东半马比赛也会一同参加。

在启东跑圈,蝶湖公园、丁仓港滨河公园、学校操场等开放场地是跑友们的“主阵地”,袁卫华白天上班,晚上夜跑,1个月能坚持跑上300多公里,对他来说也是释放压力的过程。

对于此次启东半马,袁卫华希望可以刷新PB(个人最佳成绩),“毕竟我是土生土长的寅阳人,本土作战还是想拼一下,突破自我。”

一旗之缘

张向阳已经参与了100多场马拉松赛事,除港澳台外,他奔跑的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一面写着“启东”的大旗也同他一起,出现在了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场上。

“举着启东的旗帜从天安门和布达拉宫前跑过,那是我最激动的时刻。”张向阳无比自豪地说。为让更多人看到启东身影,比赛时他总是全程高举大旗,而这面旗帜也成为他交友的“窗口”,让他结识了来自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

丁红健便是因旗与其结缘。丁红健是在上海工作的启东籍退役军人,赛场上醒目的“启东”二字吸引了他的目光,便主动上前攀谈,与张向阳成为了好友。上个月,得知启东将举行半马比赛,张向阳第一时间与丁红健分享,“家乡举办的比赛当然要参加。”不仅自己报名,丁红健还约上曾经的战友、同事、跑友共20多人,一起来启参赛,带他们感受启东这座滨江小城的风光。

在张向阳的热情邀请下,不仅在外工作的启东跑友纷纷回启参赛,浙江、上海等地的跑友更是积极响应,放弃其他重量级赛事,转报启东半马比赛。

从最初只有十几人的小众跑圈,到如今举办赛事展示城市形象,启东的跑步文化实现了质的飞跃。“此次比赛我们设置了本地选手奖项,对前20名的本土选手进行奖励。”张向阳希望通过奖励的方式,激励和促进本地优秀选手创造更好的成绩,推动启东跑步运动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