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完善“对接上海”服务体系
足不出“沪”办妥家乡事
本报讯 8月31日上午,企业主冯杰前往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黄兴路的启东政务服务驻沪办事点,领取新的营业执照,他满意地说:“足不出‘沪’拿证照,办事效率相当高。”
今年2月,启东在上海设立政务服务驻沪办事点,为沪启两地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政务服务,这一便民服务举措成为全省首创。
冯杰经营的企业本部在上海,在启东设有子公司。近期因业务转型,子公司需办理包括营业执照变更、公章刻制备案、税务变更等相关手续。了解到驻沪办事点可提供相关服务后,他立即和工作人员联系,并在一周内完成所有手续。
在持续推进接轨上海的战略中,我市精准定位,在多维融入上海的过程中做大服务文章。2020年,沪启政务服务虚拟窗口正式对外开放,畅通两地群众办事通道。随着沪启两地联系越来越频繁、密切,我市进一步完善“对接上海”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体系,推出实体驻沪办事点,由专人在办事点提供咨询、代办、审核等各类服务。
“通过对前期办理内容的梳理和汇总,办事点主要聚焦企业和群众普遍关注、需求集中、与生产生活密切关联的领域,为有需求的企业、群众提供精准服务。”驻沪办事点工作人员俞美介绍,首批列入高频办理的事项涉及商事登记、人社、医保、公积金、税务、不动产等办件量居前的16个法人事项和16个个人事项。
“真是太方便了!”正在办事点办理医疗报销的孙健直言。孙健目前居住上海静安区,老两口都在我市退休。因老伴生病需要定期就医,医疗报销成了他的烦心事:“每次都要坐大巴往返两地,年纪大了,来回跑有点力不从心。”孙健表示,现在直接到上海的办事点就能解决,还可以咨询其他问题,省力又省心。
作为对接上海的窗口城市,我市持续在资源对接、产业对接以及服务对接等方面发力。驻沪办事点的设立是服务对接的创新举措,在服务内容上,办事点不但完成“规定动作”,还积极开展“自选动作”。在办理既有清单事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逐步增设服务事项、延伸服务内容,解决沪启群众“两地跑”的麻烦。据统计,启东政务服务驻沪办事点启动半年来,已接待各类咨询办件370件,惠及沪启两地企业群众300多人次。
(本报记者 张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