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区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
勇担当 善作为 走在前
本报记者 潘瑾瑾 茅晨华
黄欣美 孙亚军
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闭幕后,我市各区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纷纷表示,将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深入实施向海发展战略、接轨上海战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干出“走在前、做示范”的过硬业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深化陆海统筹 推动跨江融合
“围绕全会提出的‘坚持产业兴港,做强蓝色引擎’目标,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做好三个‘齐步走’,切实扛起向海发展排头兵的重任。”市委常委、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裕兵强调,推动“临港装备制造业”和“港口物贸产业”齐步走,持续放大深水港口优势,推动项目数量、体量、质量三量齐升,全年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推动“要素攻坚”和“项目建设”齐步走,推进海域证申领和码头岸线报批,力争全年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推动“港口开发”和“功能提升”齐步走,提升港口能级,推动重装码头开港运营,加快粮油码头、通用码头报批建设,加快保税仓建成投用,确保粮油进境资质获批。
启东高新区(近海镇)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锚定“配套浦东首选地、省级高新开发区、滨海特色风光镇”目标定位,持续丰富高新内涵、提升高新份额、完善高新配套、彰显高新特色、弘扬高新精神。全力推进一批重点工作、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策划一批重要活动,全力落实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冲刺“下半年”、决胜“全年度”,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成效,谱写区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会报告指出要探索市场化机制、企业化管理,促进资源统筹配置、整合优化、高效利用,让园区承载力更强、动力更足。”海工园党工委书记、寅阳镇党委书记黄豪杰表示,下阶段海工园(寅阳镇)将加大鼓励和引导企业紧抓海工船舶产业全面复苏的有利时机,乘势而上,拼经济、抢生产、扩投资。持续开展“千人千企”挂钩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坚持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在关注企业订单、生产、销售情况等发展动态的同时,帮助企业在遗留问题的解决上多下功夫,切实以“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保驾护航“企业敢干”。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升现有产业技术水平、壮大现有产业规模、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以精准招商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提升项目质效 推动产业升级
“全会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企业规模优势构建产业竞争胜势,以项目优质增量带动经济稳健增长。”市委常委、启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高广军表示,下半年,开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走在前、做示范”的信心决心,全力猛攻项目建设,实现项目体量、质量双提升、双突破;奋力提升贡献份额,全力维护园区经济健康运行,力争实现经济总量、企业数量、产业质量“三提升”。聚力建设科创高地,加快形成科创项目“孵化—加速—产业化”的“链条式”承载平台,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多挑重担、多扛重责。
“下半年,我们将全面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继续加大科创项目、人才项目招引力度。”汇龙镇党委书记龚健表示,汇龙镇将围绕高质量发展各项重点工作精准发力、攻坚突破,干部走出去、项目引进来,工作沉下去、服务优起来,做到“三个拼抢、三个提升”,即拼抢项目建设速度,提升经济发展的后劲;拼抢经济贡献额度,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对经济重点数据、关键指标时时抓在手上,大力培育工业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招引科创项目、人才项目,鼓励、扶持企业进一步加大转型升级步伐,全面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同时,拼抢城市建设推进力度,提升城镇建设的品质,为吸纳更多企业、人才落户“筑巢”。
“全会报告指出,要聚力补链延链,提升产业发展集聚度,推动海工装备、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向‘高速’发展。”生命健康科技园管委会主任段长虹表示,园区将着力推进载体功能再提升,推进北大生科二期等平台载体建设,全面构建企业从科创空间到加速生产,到拿地建厂的全生命周期物理空间需求体系。推进产业项目快集聚,深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产业细分发展方向,以靶向招商、科技招商、基金招商为核心,不断优化市场化运作模式,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生命健康产业企业。推进创新生态上台阶,围绕生命健康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培育生命健康科技龙头企业,以“龙头引领力”强化产业链的竞争力、创新力;充分放大协同张江的独特优势,强化资源互补、平台共享、交流合作,全方位赋能我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加快城乡融合 推动宜居宜业
南阳镇党委书记朱德新表示,南阳镇将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加大对主干道及主要河道全域破落建筑清理力度,扎实做好1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34个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激发美丽乡村新活力。全力做好小塘沙村乡村振兴先进村工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本”。以提升城镇功能为重点,加快集镇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完成人民路西延道路绿化、中农批地块景观绿地等绿化工程,提升镇区绿化覆盖率;优化镇区交通设施,组织维修镇区破损路面,动态维护交通护栏、道路井盖等设施,对镇区广告橱窗、花坛围挡等更新换代,持续美化镇区环境。推进镇区污水“厂站网”一体化建设,完成S255省道及人民路2条污水主管新建,全面提升基础配套硬实力。
“全会报告思路清晰、实事求是,为我们后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定下了目标。”惠萍镇党委书记顾明霞表示,作为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乡镇”,惠萍镇将持续擦亮“三清四绿”品牌,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按照“集中连片、系统治理”的总体思路,通过镇、村、组上下联动,点、线、面同步拓展,全面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特色田园乡村的创建,在“求特色、创精品”上下功夫,选树标杆、打造样板,大力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片区创建工程,努力实现小城镇的布局更优、功能更全、环境更美。
“全会提出,要城乡融合再发力,推动宜居水平实现新提升。”东海镇党委书记陈卫东表示,东海镇将狠抓项目建设,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大力培育规上工业企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品质、形象功能实现“双提升”;狠抓集镇建设,紧扣“小而精”的理念,用好镇区存量土地,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滨海城镇;狠抓乡村建设,用好盘活村级资产性、经营性收入政策,大力度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有特色创亮点走在前,全力打造“望得见大海、看得见青绿、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东海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