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大杂烩”,何以成“佳肴”
时间:2023-07-26 A+   A- 举报

一锅“大杂烩”,何以成“佳肴”

——吕四港镇南星桥村人居环境整治微调查

本报特约记者 姜斌 通讯员 蔡敏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小集镇、工业园、菜市场及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常因人口流动密集、垃圾生成量多、居民素质参差不齐而成难啃“硬骨头”。

然而也有例外,吕四港镇南星桥村辖35个组1200户,还集聚兆民集镇、兆民工业园及对应的街道、菜场、厂区,仅外来租住人口就超1000人,却出人意料地在今年6月获评市“人居环境三星级村”,成为全市同类条件唯一行政村。

统筹创建“一盘棋”

一锅环境整治“大杂烩”,何以成“美味佳肴”?原来,村党总支如“大厨”般一盘棋布局,又通过干部、党员带动“众人拾柴火焰高”,进而变一户、一店、一厂卫生为一街、一区、一片洁净,实现村庄全域秀美。

去年秋天,村党总支响应市、镇号召,申报创建市“人居环境三星级村”。当时有人不看好,但村干部迎难而上。村党总支列举理由:村里近3年向1200户农户普及卫生厕所,整治320个农宅沟头,发包300条宜渔沟河,绿化纵横25公里路、河沿线,乡亲们收获满满幸福感。集镇设立时间不长,积存矛盾较少,建立了较完整的网格治理体系。园区16家企业参与热情高涨,正需要以此提升员工素养,形成文明风尚。

有此厚实创建根基,村党总支因地制宜制订“一盘棋”实施方案。其中一大亮点就是,通过委任40个以干部、党员、网格长(员)为主体的“点位长”,辅之建立由党员带队的8人志愿保洁“别动队”,将创建所涉大小100多个整治项目、内容、标准,全部细化到具体的街道、车间、店面及家庭。全村上下形成了争先恐后的强大创建合力。

化解问题“一竿子”

整治人居环境,所有问题都体现于细节。找准这一“切入口”,村里解决问题采用最为务实的“一竿子”插到底方式,省却绕弯,结果事半功倍。

“直面矛盾,有时乡亲的话很难听,但村干部迎难而上,将心比心,诚心得民心。”村党总支副书记虞聪聪深有体会,“大半年创建过程中,全村40多个‘点位长’走遍1900多个店面、家庭、出租屋,听取群众诉求、广泛宣传动员、建立电话联系,共搜集300多个意见建议,化解1000多个矛盾。”

干部上门“一竿子”办事,环境整治、办好实事、化解民忧一举多得。村10、11两组,集中租住300多个外来务工家庭,村、企干部上门督查宅头卫生,顺带梳理电线、连通水管、美化房屋;特困户宅陇脏污,志愿者月月上门清扫,洁一户带动一片;入夏后持续暴雨、高温,保洁“别动队”为民消除120多处雨涝堵点、漂浮脏物……

干群齐心“一篷风”

百姓共参与,环境才会美。今年以来,该村带领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宣传发动、全面推进、奖励激励“三管齐下”,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事事在先,形成干群“一篷风”齐心整治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

拆除破旧“三棚”,是创建“人居环境三星级村”一道必须迈过的坎。开展民调,大家都说好,但实际动拆,众人又怕吃亏。面对困局,家住本村的石永兴、成建兴、成强等30多个村干部、党员、网格员(长)率先行动,带动一组、影响一埭,加之拆建并重、帮拆到户。50天内,全村总拆除350处,消除率、自拆率达100%和35%,创全镇最好业绩。

近几年来,全村120多名本村籍在乡干部、党员、网格员(长),无一例外不在宅院保洁、垃圾清除、美化环境、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秸秆禁烧等整治行动中干在先、洁在前,获乡亲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