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门户”焕发新动能
时间:2023-07-25 A+   A- 举报

“海上门户”焕发新动能

今年上半年吕四起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3.2万标箱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吕四起步港区获悉,今年上半年,吕四起步港区集装箱码头已作业船舶100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3.2万标箱。自2022年10月26日开港运营以来,吕四集装箱码头实现作业船舶与箱量的持续增长,“海上大门户”作用日益凸显。

吕四集装箱码头岸线长812米,水深14.8米,码头堆场31万平方米,设计年通过能力140万标箱。通过应用5G、北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码头已实现港口作业自动化、生产管理智慧化,成为全省首个全智能化、无人化集装箱码头。

今年3月25日,吕四起步港区集装箱码头成功开通吕四—日本线外贸航线,并顺利完成首航。此条航线的开通,进一步畅通了长三角与海外的联通,为属地及周边外贸企业提供高效、快捷、价优的物流运输新通道。

为更好地畅通货运渠道,码头运营方江苏沪通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积极开辟内贸航线,依托上港集团资源优势与支线驳船公司建立深度合作,点对点开通吕四—洋山、吕四—外高桥航线,打造公司“沪通快航”品牌,已实现吕四至上海“陆改水”每周5班航次。

集装箱“陆改水”业务利用水路运输价格优势,降低客户物流运输综合成本,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沪通公司通过打造“沪通快航”专属绿色通道,为企业集装箱上干线船和企业用箱需求提供保障,也为吕四及苏中、苏北地区集装箱运输提供全新的物流运输路线选择,加快吕四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为区域经济发展融合筑建新通道。

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是建设“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门户、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新枢纽、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新样板的重大标志性工程。随着吕四作业区集装箱码头船舶靠泊艘次与吞吐量的持续走高,将进一步顺畅我市沿海与国内外其他港口的互联互通,对于吕四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潘瑾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