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去年岸电使用量全省第一,占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1/9
绿色用能助力长江大保护
本报讯 近日,30万吨级超大型散货船“中远鞍钢(COSCOANSTEEL)”轮顺利抵达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公司后,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小程序“船舶岸电”扫码接用岸电,与同型号船“新鞍钢”轮相会,开启了“兄弟俩”同时在港作业的火热生产场景。两轮每天岸电使用约2500度,减排二氧化碳近1吨。
推广运输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是保护长江生态、推进绿色航运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沿江沿海码头靠泊船舶使用岸电。2022年,启东靠港船舶岸电使用3146艘次、用电度数859.58万度、用电时长14.06万小时,同比分别增加316.14%、250.65%和368.67%,岸电使用量位列全省第一。而根据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发布的消息,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22年船舶靠港使用岸电7491万余度,启东辖区的占比就达到约1/9。
去年以来,启东海事等部门紧盯大型海工产品生产制造企业,及时跟进针对码头使用岸电平台的难点、堵点、热点问题,定期开展交流会议,对系统操作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指导。与交通、环保等部门定期对港口污染防治工作开展联合检查,重点就岸电设施使用、“船E行”数据录入等情况进行检查,坚决防范数据失真等情况,确保到港海轮应接尽接。
岸电相关设施日益完善,靠港使用岸电成为主流。在大唐吕四港电厂,内贸船舶靠港岸电使用率已近100%。“2021年6月至今使用岸电810495.44度。”大唐吕四港电厂燃料部部长王英武介绍,岸电使用既免去了以往企业每天繁杂的自发电程序和必要的成本开支,更有效避免了靠岸船舶使用燃料产生的环境污染。
此外,我市积极发挥岸电智能管理平台效应,通过对比岸电数据平台、船讯网的实时情况,实时督促提醒码头船舶逐一进行岸电检查。同时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强化宣传,积极宣传“船E行”APP的新功能、新用法,实现辖区航运公司、靠泊船舶对于智能岸电系统使用的“水平在线、能力升级”。
(本报首席记者 钱爱仁 通讯员 彭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