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公交站台 方便百姓出行
——市政协提案办理追踪报道⑩
本报记者 陈天灵
“自从公交站改造后,便利多了。”“不仅可以遮雨,还有椅子可以坐,真舒服。”……寅阳镇拥政村的村民们纷纷称赞附近改造后的公交站台。
记者在寅阳镇拥政村二效河桥站点看到,公交站台高端大气,顶上设有遮雨棚、底下设置靠椅,可同时站下10多人(如图)。“以前,该站只有一块公交站牌竖立在路边,没有遮阳棚和座椅,一到下雨天等车很不方便。”附近村民黄辉说。
沿江公路通车已有10余年时间,全长60多公里,公交车开往圆陀角、恒大、黄金海滩等景点,中途路段只能在公交站牌下等车,刮风下雨的时候没有遮风躲雨的地方。这一现象引起了市政协委员倪建明的关注,在今年初的市“两会”上,他提出了《关于增设沿江公路公交站台棚的提案》,建议相关部门对公交站台加强规划布局,增设公交站台遮蔽、照明、停车标志、安全引导等设施。
全市共有公交站点2468个,其中市区有站点296个,以双立柱站牌为主,92个站点设置有10米级候车亭,67个站点设置了智能电子站牌。市区以外有站点2172个,以单立柱站牌为主,其中有120个站点设置了6米级的候车亭。
今年,市政协将该提案列为重点提案,市交通运输局作为该提案的主要承办单位,第一时间组建了重点提案办理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明确责任科室、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办理小组查阅了沿江公路重要公交238路最近一年的所有公交路单,统计出每个站点的客流情况,筛选出重要站点,对238路全线进行实地踏勘,从减少安全隐患和降低成本出发,筛选出地形平缓、客流较多的站点。最后,从238路沿线65个站点中确定了22个重要站点设置候车亭。
近年来我市农村公交候车亭破损情况非常严重,有的被车辆撞坏,有的被人为损坏,玻璃破损和灯箱广告丢失更是家常便饭。“农村公交候车亭一直在坏了修、修了坏的循环中,花费了我们大量的财力和精力,还有牛皮癣小广告也让日常维护头疼不已。”交通运输局客货运管理科科长陆健健表示,鉴于以上原因,本次新建的候车亭款式主张“美观大方、不宜破损、便于维护”的原则。
办理小组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比对,向专业厂商进行咨询,并且到上海、崇明等地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采用4米的亭子,减少易损面积,以耐力板取代玻璃,全身采用氟碳漆,不宜褪色,便于清理。同时,重点考虑安全问题,对落差大的站点,在亭子后方全部加装护栏,确保候车环境安全。“这次新建的22座候车亭已全部完工。它为老百姓提供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候车环境,是公路沿线的一道风景。”陆健健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公交优先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今年实施的城乡公交低票价工程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但我市的公交基础设施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除了候车亭的数量和比例偏低外,公交首末站、回车场也急需完善。下阶段,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优化线网、弥补盲区,积极争取资金,编排计划,加快完善公交基础设施,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交出行的美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