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快乐和幸福
【人物档案】启东邮政分公司惠和邮政所投递员赵晓勋。
【新春愿景】将快乐和幸福传递给千家万户。
大年初二早上7时,踏着满地的爆竹屑,投递员赵晓勋来到投递部,开始一天的工作。8点30分,他将村民的信件和报纸按照送报路段分拣好,然后扛起沉甸甸的邮包,骑上绿色摩托车,开始了上午的投递。
“虽然在过节,可是很多读者已经习惯每天看报,节日期间投递工作更不能有丝毫耽搁。”今年是赵晓勋担任邮政投递员的第15个年头,也是他第15次春节期间骑行在空旷的村道上,将远方的包裹、信件、报纸送到许多家庭。
摩托车刚驶入南清河村,就有不少人跟赵晓勋打招呼:“大年初二就上班啦,辛苦了!”接过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2组村民王洪祥乐呵呵地说:“每年赵晓勋都准时把新年的第一份报纸送到家中,我已经习惯了。”
送完几份报纸,赵晓勋的摩托车拐进了南清河村2组孤寡老人谢希群的家。摩托车刚停下,谢希群拄着拐杖就从门口迎了出来。“来了,快点进来坐坐。”老人拉着赵晓勋的手不放,转过身来告诉记者:“他就像我的亲儿子,几天不来我就想得慌。”
85岁的谢希群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手脚不便。获悉老人的情况后,赵晓勋便主动担起了照顾老人日常起居的责任,利用投递间隙和休息日,为老人做家务、干农活。“心里不放心,经常过来看看老人家里缺点啥。”放下几包吃的东西,赵晓勋急匆匆地跨上摩托车赶往下一站。
“春节期间的明信片和小包裹特别多。”赵晓勋告诉记者,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在写平信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使用明信片给远方亲友送祝福的依然很多。由于民营快递在春节期间已经歇业了,国内邮政小包的投递任务就落到了邮政部门的肩上,赵晓勋和他的同事们节前就已开始加班,每天早上班一个小时,晚下班两三个小时是经常的事儿。
中午12点,不少村民家中都飘出了饭菜的香味,赵晓勋还骑着摩托车在乡间小道上穿梭。“老赵,都中午了还不歇会儿,快进来吃口热饭。”路过士连村时,7组的施新忠拉着赵晓勋的车龙头,硬是把赵晓勋拽进门。
“不用客气,我带了干粮,倒口热水就行。”赵晓勋谢绝了施新忠的好意,嚼着自带的馒头,赵晓勋整理了一下邮包,还剩下几个小包裹,争取在下午三点前送到村民手中。说起新春的最大愿望,赵晓勋不假思索地说:“将快乐和幸福传递给千家万户。”
戴丽丽
做强品牌影响力
【人物档案】
周素荣,女,连云港人,2004年来到启东,品牌瓷砖代理商。
【新春愿景】
进一步打响品牌知名度,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
大年初五清晨,台湾装饰街上传出阵阵爆竹声,不少店面都选择当天开业迎接崭新的一年。周素荣经营的大理石门店也不例外,她起了个大早,把店内外打扫了一番。“大年初五开业接财神,希望2018年有个崭新的开始。”周素荣说。
“往年初五刚开业的时候,来挑选建材的顾客就不少。因为启东人一般习惯在开春三四月份装修房子,所以接下来的两个月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周素荣边说边认真地对着账单。“因为每一笔装修款项的数量都不少,所以会有不少顾客的尾款支付比较迟。”周素荣看完账单后,操起电话说了好一会儿。“因为我是公司的法人代表,所以跟总公司的沟通只能由我来。”周素荣说。
2004年刚来启东的时候,周素荣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姑娘。“我姨妈在启东,我就过来了。”周素荣告诉记者,她当时在老汽车站附近的服装厂上了几个月的班,后来认识了现在的先生,然后去上海闯荡了两年。2006年回启东生下儿子后,就一直在启东发展。“诺,这就是我儿子的照片,一眨眼都12岁了,在南苑小学读五年级,这小子可调皮了。”周素荣笑着说,时间过得挺快的,她基本习惯了启东的生活了。“每年过年回连云港么?”面对记者的问题,周素荣说,过年基本上都在启东,主要是店里生意比较忙。一般她会在年前回连云港住几天,看看爸妈。“今年我爸妈来启东这边玩了几天,我就不回去了。”
“2009年开始做马赛克生意,那时候订单额比较小,毕竟马赛克在屋里用的地方不是很多。”周素荣告诉记者,其实开现在这个店是机缘巧合。“2014年底,恒亚开始招商,本来我们打算把原来的店搬到那边的,后来我和我老公一商量,想换一个瓷砖品类。于是,我老公去广东那边找商家谈合作,了解到了现在经营的品牌,就很感兴趣。没想到厂家了解到我们在启东,属于三线城市,不太愿意跟我们签,让我们去找南通那边经销商签约,后来几经辗转,厂家被我们的诚意所打动,就同意签约了。”
“当时店铺面积570平方米,装修一开始预计花100万元左右,装修到一半100万元就用完了,后来引入了合伙人,最终花了200多万元。开业前一天合伙人退股了……”回忆当初创业和坚守的种种艰辛,周素荣有些许感慨。
“现在不仅恒亚那边店开着,又回到台湾装饰街开了旗舰店,总的来说很顺利。2015年9月正式营业,2016年我们的营业额就达到了500万元。去年,由于总公司那边实施明码标价,对收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我相信,2018年肯定会蒸蒸日上的。”周素荣说,2018年,她准备签个团队,把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强,让每一个启东人都知道。
李朱雳
谱写励志新篇章
【人物档案】苏晓琳,先天畸形,重度残疾。长期从事公益事业,鼓励残疾朋友创业、为重病网友筹款、帮助迷途孩子返航,曾获评“中国好人”。
【新春愿景】希望儿子健康快乐成长,希望自己今年能再出版新书,帮助更多的残疾伙伴重树自信。
大年初三,苏晓琳夫妇带着六岁的儿子一大早就来到了位于紫薇二村的店里。店里还没有什么顾客,夫妇俩逗着孩子,有说有笑,小小的店里温馨满满。
苏晓琳感慨时间过得非常快。“一转眼我的儿子都已经六岁啦,快要到上学的年纪了。”说起儿子,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过年前,她为儿子准备了爱玩的烟花棒。年三十晚,一家人就在自家的小院里放烟花玩,看到儿子开心的笑脸,苏晓琳就觉得这是她这个春节里最幸福的时刻。
今年除夕夜,苏晓琳是和父母、弟弟一家人一起度过的。“一家人在一起准备年夜饭,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她说,年初一她带着儿子一起到街坊邻居家串门,非常开心。“新的一年,我希望家人身体健康。”苏晓琳笑着说,“我希望我的儿子不要太调皮,上了学表现乖巧点,我不求他考试门门都拿高分,但求他能够快乐成长,不后悔自己的人生就行了。”
去年,苏晓琳获得了“江苏青年五四奖章”,她感觉这是她过去一年中最荣耀的事情。“我之所以能成为现在的自己,真的是离不开各界领导以及社会上好心人的厚爱和帮助。2018年,我会再接再厉,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苏晓琳告诉记者,她准备从2018年开始,着手写一本关于残疾人励志故事的新书,以鼓励更多的人勇敢面对困境,走向阳光。此外,她还准备重写自传,争取能够全国发行,让更多的读者读到她的故事。
又一年的春天即将到来,苏晓琳,她将开始讲述自己新的励志故事……
杨丰岭
永不服输再出发
【人物档案】倪建明,男,高级技师,誓当最优秀的电焊工。
【新春愿景】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干别人不想干的事,凭着一股永不服输的韧劲,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大年初六早上7点,倪建明早早地来到组立分段车间,开始一天的工作。
穿着长袖牛仔布防护服、防烫鞋,戴着工作帽、胶皮手套、防毒口罩,左手举着电焊罩,右手举着焊枪……40多岁的倪建明是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皮肤黝黑,精明干练,他笑着自称,已经是焊接行业的“老师傅”了。
焊接是个辛苦活,要与弧光、烟气相伴,对焊点一盯就是几个小时。夏天要捂着厚重的防护服,冬天又总要触摸冰凉的工具。倪建明并不回避电焊工的辛苦,在他眼中,每个焊完的产品都是他用心打磨的一件作品,焊好后都会琢磨,总结经验教训。
“每逢佳节倍思亲。”倪建明说,他是幸运的,年三十能跟老婆孩子在一起团团圆圆吃个年夜饭,这几年真的很感谢自己的爱人,体贴、理解、包容,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每日与冰冷的钢铁接触,电焊的火花喷射成为工地里颇具艺术色彩的画卷,下班之后,看看电视、逛逛街成为他唯一的消遣。倪建明笑着说:“家人的支持就是我工作的动力,即便是工作乏味,也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我才能够安心在启东工作。”
刘嘉怡
老有所依福常在
【人物档案】陆平,男,寅阳镇寅北村低保户。
【新春愿景】希望每一位老年人健康长寿,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初春的启东,早已被新春的气息所包围。街道上,新鲜的蔬菜、风干的腊味、火红的灯笼、吉祥的春联,来往的市民一拨接一拨,年味十分浓烈。2月17日大年初二,在陆平家,一碗热腾腾的酒酿汤圆刚刚端上饭桌。陆平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咧开嘴笑着说:“过年,又长了一岁。多亏村里给我办了低保,让我能安享晚年生活。”
79岁的陆平是一名低保户。早年离婚后,陆平一直孤身一人,没有子女,长期居住在一间平房里。房子不大,家具简陋,生活非常不便。随着年纪的增大,陆平已经无力干重活了。没有固定工作,收入便成了问题,幸运的是,相关部门将他列为低保对象,逐年增加的低保收入,还有一群热心邻居的帮助,让他的晚年生活过得很踏实。
跟往常一样,吃完早餐后,陆平倒上一杯热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陆平边喝水,边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新闻。“已好久没打牌了……”谈及闲暇时的最爱,陆平的笑容舒展开来。
虽然年纪大了,陆平却耳聪目明十分健谈。说起晚年生活,他感慨地说:“这低保金发的真是太及时了。过春节前,有好多年货没买,我也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好在我有这低保金,去镇上买点年货和菜,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
说起新春的心愿,陆平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依福常在。
刘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