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珍花糯1号”玉米亩产一吨
2018-09-20 09:03:53 来源:启东日报数字报 阅读数:1694

本报记者 黄燕鸣

【历史档案】

2008年7月,由时任市农林局局长、高级农艺师陈雪平培育的玉米新品种“苏珍花糯1号”,通过了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是我市第一个通过省级农作物评审委员会审定的玉米新品种。

【记者追踪】

9月8日,已退休多年的陈雪平从上海回到东元的老家,一回到家里放下行李就直奔田头,查看自己种植的玉米长势。“种植的都是我自己培育的玉米品种,我每周回来都会查看长势,详细记录。”陈雪平说。

陈雪平曾在原海复镇、吕复乡担任党政领导,棉花产量连续8年在启东夺冠。九六年担任原市农林局局长时,连续两年棉花产量在南通夺冠。九八年国家放开粮棉计划种植,陈雪平一方面组织全市农业科技人员赴浙江、山东等地考察学习市场农业先行经验,同时组织大家到国家、省农科院校学习特种种养业新知识新技术,并与市级科技人员一起编缉彩色科普书籍,发送到镇村干部和农民手中。更为难得的是从事常规农业工作二十多年的陈雪平勇于创新,从二OO一年起,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亲自研究培育名特优新新品,研发杂交玉米新品。为培育成“苏珍花糯1号”,陈雪平学习钻研了大量的科技资料,还广泛收集各类特糯种质资源,进行杂交配对研究。在每年鲜食玉米组配阶段,他想方设法组配成500对以上的杂交组合,再精细分类筛选。

陈雪平在老家辟出3.5亩试验田进行玉米试种。玉米组配时期也正是高温酷暑和天气多变季节,他坚持每天从早上7时干到晚上7时,中午就以随身带的干粮充饥。大雨滂沱时,陈雪平急忙赶往田里,为玉米穗套袋,以防花穗被雨水浇湿。玉米棒子结出后,他一个一个掰开,仔细查看颜色和籽粒饱满度,还用牙咬来判断玉米的糯性。天长日久,陈雪平落下了一身疾病。但为农业增效,为农民增收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雪平持续不断地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导入高产、抗倒、微甜基因,在大海捞针中找到了优势互补基因的自交系。在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逾越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后,2008年4月,陈雪平终于培育出了集“果穗美、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株型好”于一体的“苏珍花糯1号”新品种。

玉米新品种“苏珍花糯1号”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后,培育人——高级农艺师陈雪平就不时地接到上海、浙江等地打来的咨询电话,表示出种植该新品的浓厚兴趣。陈雪平说:“‘苏珍花糯1号’不但性状稳定,而且具有高抗倒伏性和抗大小白斑病能力,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左右,具有很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相关链接】

成功培育“苏珍花糯1号”之后,陈雪平再接再厉,又相继培育出“苏珍雪糯2号”、“苏珍紫糯3号”、“苏珍花糯2012”等玉米新品种,还培育出“绿糯青”青毛豆新品种,该品种转让于浙江嘉兴嘉丰种子公司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