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重复铸就的经典
2018-07-20 09:14:33 来源:启东日报数字报 阅读数:1929

木火

一首长约15分钟的舞曲,旋律、和声、节奏、速度,始终保持不变,八小节的两段主题乐句重复了9次,音乐在进行中不断地加入新的乐器组合,音量也不断地提升。这首奇特的乐曲就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创作的《波莱罗》,单调得被称之为“偏执狂作品”,连拉威尔自己也这样评论道:“我只写过一首算得上成功的作品,那就是《波莱罗》,但不幸的是,这首曲子里根本没有什么音乐。”

“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是为当代杰出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所写的芭蕾音乐,只是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

1928年9月22日,《波莱罗》在巴黎歌剧院首演,描述的场景是:一位女舞者在一家灯光昏暗的酒馆内翩翩起舞(现代芭蕾的场景是一张红色大圆桌,主角在圆桌上跳舞,外加半圈的椅子),一开始大家并未注意女郎的存在,但随着音乐愈来愈热烈,女郎的舞姿也愈来愈奔放,酒馆里的男男女女纷纷向舞者投来热烈的目光,并开始跟着歌舞狂欢,直到乐曲的高潮。

70年后,也就是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的闭幕式上,《波莱罗》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响起。法兰西体育场变成了一片蓝色的海洋,一百多位婀娜妖娆的世界名模踩着鼓点的浪花,尽情旋转,惊艳亮相。那天,球场上数万人在惊呼,球场外亿万人在呐喊……全世界的观众叨念着“齐达内”,也熟悉了《波莱罗》。

聆听拉威尔,是从他的《西班牙狂想曲》开始的,结缘于一盒磁带。不过,当时迷恋的是张扬热烈的西班牙风情,对作曲家本身则知之甚少。后来在广播节目里聆听了《波莱罗》,对这首奇特的舞曲产生了兴趣,几乎听了一遍就记住了乐曲的大概,因为那旋律重复了太多次,但又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当时感兴趣的是这个音乐的音量究竟是怎样做到一遍一遍逐渐放大的,就像是经过精心计算的一样。

后来,便是在法国世界杯足球赛闭幕式上听到了熟悉的旋律,一个热烈而惊艳的场面。让我惊奇的是,一排健壮的男子敲打的像是一只只柴油桶,这么粗鄙之物也能变成乐器?经过时间的梳理,法国世界杯闭幕式留存在于记忆中的,不是名模们的惊艳表演,而是那些男子卖力敲打“柴油桶”的激奋心情,他们将《波莱罗》变成了绕场欢庆的乐曲。

再后来,看了电影法国史诗文艺片《战火浮生录》(1981年出品)。影片里,《波莱罗》舞曲得以完整地再现,是以芭蕾舞的形式,熟悉的旋律一下子也远离了欢庆,夹杂了些许悲怆。影片一开始,巴黎埃菲尔铁塔下,举行着一场芭蕾舞表演会,《波莱罗》舞曲响起。三分钟后,镜头切到20世纪30年代的莫斯科,两位芭蕾舞演员在六名评委的注视下表演着《波莱罗》,乐曲换成了钢琴演奏,随后衍生了一段爱情故事……影片叙事在莫斯科、柏林、巴黎、纽约展开,带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四个欧美音乐世家长达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最后他们或者是他们的下一代相会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红十字会举办的一场对抗饥饿晚会(影片开头的那场芭蕾舞表演会)。

影片最后的15分钟,《波莱罗》舞曲完整地呈现,当你读懂了半个世纪的沧桑人生后,那“没有什么音乐”的《波莱罗》舞曲饱含了太深的情感,特别是在女声加入进来后,顿时感受了一股人性的温暖,似乎穿透了整个苍凉的世界,回旋在孤寂的夜空……在这简单的旋律里,在这简单的歌声里(歌词只有一个“啊”字),每一个人脱去沉重的枷锁,告别昨日的伤痛,以不屈不挠、生死以之的心态迎接全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