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旮旯村”喜成休闲胜地
2018-07-19 09:29:57 来源:启东日报数字报 阅读数:4695

从一个落后农业村到省美丽乡村,合作镇臣义村的“蜕变”,得益于致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的发展主基调——

“旮旯村”喜成休闲胜地

本报记者 张旦前 潘瑾瑾

 

骄阳似火,合作镇臣义村里的民宿“荞麦圆子”在烈日下加紧建设。这个投资逾千万的工程是今年村里的重头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就能营业了。谈起为何选择臣义村做民宿时,村党总支书记邱红琴一脸的喜悦:“现在的臣义村,水清景美交通便利,一点都不比城里差,住在这里太惬意了。”诚然,从一个落后农业村到省美丽乡村,如此蜕变,得益于臣义村致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的发展主基调。

骄阳下,一棵棵柏树深绿挺拔,一口口池塘在微风中泛起涟渏。虽正值盛夏,但走在臣义村却丝毫不觉暑意。“我们村绿化覆盖率达40%!”邱红琴说这个时,脸上透着些许骄傲。记者了解到,臣义村村委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大面积种植水杉、香樟、柏树等植物。“村里环境能达到现在的状态,是臣义村几代人的努力。”邱红琴如是说。

40%绿化覆盖率的背后,有村委会的努力,也少不了村民对绿化的高认知度。来到臣义村13组村民陈丁波的家,不大的院子里种满了红枫、樱花、紫薇等绿植,多肉、绿萝等盆栽更是不计其数。陈丁波说,村里还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家。“我们村里有几百个种类的绿植,甚至还有人在宅后种棕榈树。”陈丁波笑道,村民都乐意栽点绿植,美化环境的同时自己看着也舒心。”

邱红琴介绍,臣义村总共1000多户农户中,有近200户村民家中有庭院绿化。正因为村民对绿化的重视,才有了现在美丽的臣义村。

随着村居环境的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醉心于乡村生活,自觉参与到了建设美丽乡村的队伍中。“以前总盼着进汇龙镇生活,现在是城里人羡慕我们村里人过得舒坦,居住环境宽敞、安静、空气好、生活也方便。”村民杨卫忠边说,手里边忙着清扫自家宅前的空地。

臣义村村民每天早上大多都会自觉打扫自家庭院,并把生活垃圾统一倒到指定的垃圾收集点。为使村居环境更加美观,臣义村村委在村中设立垃圾集中处理站1个,生活垃圾箱130个,还配备了2个保洁员、实现了整个村庄从内到外干净整洁。

除了整洁的村貌,便利的交通也是臣义村颇为得意的地方。虽然偏居北隅,但宁启高速横穿全村,臣义村离高速启东北出口只有四公里;此外,臣义村和汇龙镇仅有一河之隔。    

近两年,村里学校、卫生所等配套设施也跟上了,在外村民都乐意回到村里生活。“有自己宅地,省下的买房钱还能买辆小车开开,日子不要太滋润哦!”14组村民陈雷明说,自己和妻子在市区有住所,但一直回到村里生活。记者了解到,臣义村村民茶余饭后都喜欢去村文化中心和新建的两个文化广场休闲,双休日还去村里的老教堂做礼拜,日子过得舒心惬意。

从村委办公室走出来,一幅“新时代新征程”的墙面画显得格外醒目。据悉,臣义村从去年年初开始对村里墙面进行刷新,不同于以往的白墙,村委匠心独运,在刷新的白墙上画上各种宣传画,宣传画内容包括沙地文化、启东传统、法治文化、邻里和睦以及精神文明宣传等。独具特色的宣传画很受村民的欢迎,7组村民罗一新的住宅由于不在刷新范围内,还特意找到村委办公室,要求画上宣传画:“这个宣传画既能学到东西还好看,我真‘眼生’。”罗一新笑道。

臣义村因烈士张显臣、张思义而得名。依托这些红色元素,村委会正在筹建设村史馆。“了解臣义村的历史,看看那些老物件,留住了村民的记忆。等村史馆建好后,我一定领着孩子到这里来,增长见识。”言谈间,村妇女主任陶海华喜溢眉梢。

暖巢引得金凤来。臣义村景美宜居,乡风淳朴,赢得了“荞麦圆子”的青睐。“农旅经济能让村民增收,盘活了闲置劳动力,真心希望这里能成为看得见树、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好地方。”面对未来,邱红琴踌躇满志。

俯瞰臣义村

姜新春 摄

■采访手记

让秀美风光撬动“美丽经济”

合作镇臣义村的秀美风光,让笔者对其印象深刻。近年来,臣义村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宜居环境,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村民绿化家园、美化家园、净化家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不仅让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更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荞麦圆子”只是一个开端,合作镇臣义村打造美丽乡村,进而发展农旅经济,最终让农民富裕是最根本的目标。乡村振兴,说到底就是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如今,焕然一新的臣义村,满眼春色,处处透绿。新农村的建设,如强劲的春风,催开了广大农民的笑靥,催生着这片土地的盎然生机,这个昔日经济薄弱的小村庄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