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红包确认环节时,并没有提示发放对象的名字,也容易造成操作失误。可见,对于这些明显的流程瑕疵,微信有必要加以弥补修正,给予用户转账确认时,多一个核对名字的提示,以降低出错概率。
另外,微信还可以出台相应的纠错机制。比如,在用户发起转账申请时,对于超出一定额度的,增加一个时间选择项,可以即时到账,也可以24小时后到账,那么针对后者就提供撤回功能,为用户发现出错时提供补救措施。
微信转账2700元以后,王女士才发现,原本要转给朋友的钱,被她错转给一个并不熟悉的微信好友了。而当她想让对方退还时,却被对方拉黑了……随着网络支付功能增多,类似王女士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不少人都有发微信、发红包发错,充话费充错的经历,如果对方不归还很难追回。尽管微信有投诉好友功能,但由自己发起的给好友的交易是否转错很难认定,即使投诉也不会被通过。此外,微信转账不支持撤回功能。(据10月10日《华商报》)
类似微信转账、发红包出错的事很常见,媒体也时有报道过,而为了讨回转错的钱,有些人因此脸皮撕破,断绝了好友关系,甚至打起了官司,但是能够顺利讨回的寥寥可数,绝大多数人是自认倒霉,怪自己太过大意。由于微信支付没有撤回功能,导致用户出错后追讨无门,寻求司法救助也非常难,不仅要提供相关可信证据,更关键的是金额往往不大,多为几百元、几千元的小案子,办起来费时费力,警方也表示为难。
微信属于社交平台,转账支付、发红包等功能对小额支付提供便利,能够即时到账,发放灵活便捷,用户的使用频次非常高,特别是红包功能,兼具游戏娱乐色彩,备受亿万用户喜爱,部分用户以抢红包为乐趣。可是,随着用户的好友、各种群数量增多,每天需要频繁切换操作,难免会忙中出错,将钱误转给他人,造成无谓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微信用户基数庞大,出错的概率虽然很低,但是绝对数量却不少,日积月累下来,用户损失金额也颇为可观。
可见,转错账的主要责任虽然在用户身上,乃是个人操作失误所致,但是微信也不能袖手旁观,应在用户投诉时积极响应,并提供相应的纠错机制,协助用户和司法机构讨回相关错款。毕竟,做为平台管理者来讲,有责任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在用户操作出错时,提供必要的救助支持,以挽回用户的经济损失。
大部分用户转错账的情况,主要发生在误发送给“好友”的环节,这个跟微信好友信息排名规则和转账确认步骤有关系。比如,类似新闻里的王女士,在转账选择朋友时,因对方当时出现在微信好友第一个,误操作打开了和她的对话框,造成转错账的后果。还有在发红包确认环节时,并没有提示发放对象的名字,也容易造成操作失误。可见,对于这些明显的流程瑕疵,微信有必要加以弥补修正,给予用户转账确认时,多一个核对名字的提示,以降低出错概率。
另外,微信还可以出台相应的纠错机制。比如,在用户发起转账申请时,对于超出一定额度的,增加一个时间选择项,可以即时到账,也可以24小时后到账,那么针对后者就提供撤回功能,为用户发现出错时提供补救措施。纠错机制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讲,业务影响并不大,只是程序上的修改和规则的完善,但对于用户来讲,则属于财富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