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不赡养老人的事情不仅不是个例,还是一种悲催的社会现象。“不赡养老人纳入黑名单”,是对孝道的倒逼。尽管这种办法还存在瑕疵,却需要我们多些宽容之心,让不尽赡养义务者寸步难行。
张老汉年逾古稀,生活困难,其儿子拒绝支付每月200元的赡养费。无奈之下,张老汉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7月24日上午记者从北京通州法院获悉,法院将老人的儿子张某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张某因无法正常出行,主动到法院承认错误并履行赡养义务。(7月25日《京华时报》)
张老汉已年逾古稀,年老多病,无收入来源,生活极为困难。张某系其亲生儿子,理应承担法定赡养义务。但张某虽有能力
给付,却找种种借口不给付赡养费用。2011年9月,法院判决张某每月向父亲支付200元生活费用。判决生效之后,张某一直未履行义务。
到了这里,似乎已经走进了执法的死胡同。而实际上思路一变天地宽。法院想到了更好办法,将不愿意赡养老人的张某纳入了诚信系统,让这个“老赖”因为不尽赡养义务寸步难行。纳入失信黑名单之后,不能高消费了,不能坐动车了,不能乘飞机了,张某只得乖乖支付了赡养费。
对于用这样的办法惩罚不尽赡养义务的人,舆论也是说法不一。有的人是赞成的,认为这也是一个路径。有的人则是反对的,认为老人虽然获得了赡养费,却让亲情更加遥远了。在笔者看来,虽然这样的处理办法,还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老人的赡养问题是得以解决的了。也就是说,虽然儿子支付赡养费是迫于无奈,可是老人毕竟可以依靠赡养费生活了。
现实生活中,不赡养老人的事情不仅不是个例,还是一种悲催的社会现象。尽管说,不赡养老人,也都有着“充足理由”,有的说父母从小就偏心其他兄弟姐妹,有的说父母从小就使用家庭暴力,有的说父母自己有经济基础,有的说自己没有赡养老人的能力。可是,这都不是不尽赡养义务的理由。
比如,在有的子女看来父母是偏心的,而实际上父母未必有错。在父母眼里,手心手背都是肉,所有的子女都是他们手心里的宝。只不过父母更知道区别对待,富裕的
子女,有能力的子女,他们不需要担心了。而对贫穷的子女,没有能力的子女,他们总是想拉一把。父母的偏心不是真正的偏心,只是一种“因儿制宜”的关爱而已。作为子女更应该理解父母的爱子之心。
遗憾的是,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很多子女选择了与父母一刀两断,甚至有的人还很极端,老死不愿意与父母往来,甚至将所有的亲戚叫到一起宣布和父母没有任何关系了。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小时候,我们骑在爸爸的背上。小时候,我们躺在妈妈的怀里。他们省吃俭用将我们抚育长大。如今他们白发苍苍了,他们脊背变弯了,他们需要我们照顾了,我们真的连每月200元的赡养费都拿不出来?
对于不孝子女,我们的司法部门就是要用严厉的办法惩罚。将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拉入失信名单,是对孝道的倒逼,尽管这种办法还存在瑕疵,却需要我们多些宽容之心。我们就是要让不尽赡养义务者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