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家长作业”折磨孩子及家长
时间:2016-01-13 A+   A- 举报

上周五,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省教育厅还很罕见地公布了具体例子,指出11种作业有可能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让学校和老师注意。1月10日,很多家长看了这个文件后,纷纷表示——喜大普奔!(1月11日《都市快报》)

从浙江省此次公布的具体例子中,这11种“家长作业”,不仅增加了学生负担,也让家长苦不堪言,如有的学校布置低年级孩子讲故事给家长听,并要求家长把故事记下来,孩子讲了十分钟,家长可能要写三四千字。有的数学拓展作业,难度太大,甚至让家长都难以解答,制作小报、参加投票点赞、搜集资料作业、要求学生游遍指定的博物馆、读书征文活动等等,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加重了学生压力,还让家长一起陪绑,让学生及家长都大呼伤不起。

1月11日的《华商报》报道,西安几十所小学老师发券让学生看电影,还要学生写观后感,西安不少家长为带孩子看一场电影,在寒风中排了两个多小时长队。而看这一场电影,一个大人一个小孩加起来要60元。这种奇葩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和家长都为此受累。有些奇葩的作业,甚至背后还存在腐败的阴影,学校及老师以给学生“充电”为借口,甚至大肆敛财、牟利。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首先就要删掉这些没有存在意义,只给学生及家长带来负担的作业。

要为学生减负,让家长不再为学生压力太大而担心,也给家长被陪绑在作业这一辆战车上而松绑,首先就需要刀劈斧砍掉这些繁复的作业。此次《意见》规定:严格控制日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每天作业时间控制在2小时之内。这将能大幅缩减作业的存在,为学生减负,给家长松绑。

给学生减负,这是近年来教育改革比较明确的目标,但成绩却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应试教育作怪。升学率仍然是学校孜孜以求的主要目标,为了成绩而设置的作业,怎么会少,又怎么敢少?就算学校减少布置作业,家长可能反倒会不安起来,会把孩子往校外的辅导班送。

所以,要治标,更应该治本,当然,治标也是为治本争取时间,就如浙江省教育厅公布11种可能增加学生及家长负担的“家长作业”,就详细指明了具体的一些应当革除的“作业陋习”,教育部门及学校可以按图索骥,逐一对这些徒增学生及家长负担的作业予以革除,别再让这些奇葩的“家长作业”折磨孩子及其家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