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围绕道路交通、社区卫生环境开展的“联合整治”并不鲜见。说实在,由于管理存在职能交叉,有些专项整治需要整合各部门优势,才能治得迅捷、治得高效。然而,一味依赖联合整治,也有可能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窃以为,管好“第一家”尤为必要。
比如,在社区道路沿路拆违与绿化带清理的联合整治时,常常需要诸多部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关部门和单位为何不能把工作做在前头,变被动为主动呢?未雨绸缪,提前介入,突出一个“早”字。
比如,小区开盘后,居委会、物业管理等单位就要加强社区文明创建教育,要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更新宣传橱窗、板报内容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社区文明创建活动,教育业主邻里之间文明和谐、互敬互爱,禁止野蛮装修、违章搭建、毁绿种菜与车辆乱停乱靠等不良行为。发现苗头,迅速处置,突出一个“快”字。比如,小区出现毁绿种菜,物业上应首当其冲管好“第一家”。龙豪国际花园物业的管理经验值得借鉴,正因为他们重视管好“第一家”,因此,其管辖的龙豪花园、大唐佳苑、中成一号等小区里没有出现违章建筑与毁绿种菜等违章现象。有的小区物业就是因为没有管好“第一家”,以致小区毁绿种菜“遍地开花”。
同样,出租车管理、流动摊贩、马路市场与店外店、烧烤店等等,如果主管部门都能积极主动地管好“第一家”,那么,就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置。这样,也就无需动用联合整治了。
“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就当前来说,小区毁绿种菜、违章搭建等问题比较突出,市民亟待整治的呼声强烈。联合整治,固然应为其点赞。但从某种方面来说,如长此以往,权责不清,大家发现问题视若无睹,或者说抓而不紧,只想等各部门一哄而上联合整治,以为这样可以不得罪人或少得罪人,继续在职能管理上吃“大锅饭”。那么,这样的整治一定难于长效,脏乱现象必将死灰复燃。
因此,各部门之间一定要权属明晰,就是同一部门也需分工包片,明确责任主体、赏罚分明,才能做到解决问题不再推诿,一着不让环环扣紧;失责问责有章可循、层层追究责任到人。只要大家各负其职,发现苗头露头就抓,将不文明现象扼杀于萌芽状态,这样,国家和集体的经济损失也就大大减少,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也就随之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