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才能办实事
时间:2013-08-20 A+   A- 举报

南阳镇启兴村成功改造卫生厕所的典型经验让人眼前一亮。全村改建703只卫生厕所,除一个农户因故弃用外,家家完好,户户称道(见本报8月8日第1版)。在不少村庄,改厕难,难于上青天,但启兴村何以就改到了百姓心坎里了呢?答案其实就在“认真”两字。认真改厕,群众满意,实事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好事,百姓岂有不领情之理?

启兴村“认真”改厕,名曰认真,却也不难。工程实施前认真听取农户意见、建议,随后根据群众意愿实施改建。改了新厕所,厕所地面有凹凸,村里帮着浇上一层混凝土,地面“一抹爽平”;一次小便,也要大水冲,农户舍不得,村里加装一只立式小便池,既便捷,又一举解了群众顾虑;原先厕所敞开式,如厕很尴尬,村里就在新厕所门口安装了一道“文明门”,村民特别是女同志上厕所,便不再尴尬。

启兴村如此改厕,体现了村干部的良苦用心,也放大了卫生厕所的优越性。这样的厕所,也便有了最强的“生命力”。改好一只厕所,建立一村文明,树起一片威信,造福一方百姓。农村实事工程,就该像启兴村改厕那样“认真”去做!

“认真”是一种用心、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在农村,这些年实施了不少民生实事工程。但令人十分痛心且倍感遗憾的是,在部分镇村,有些投入巨大的实事项目,就因为少数部门、机构及干部的敷衍塞责,实事并未办成好事。还拿改厕为例,在个别村,卫生厕所几经推广改造,就是难以得到群众欢迎,在此过程中,政府投入的资金收效甚微,甚至连干部形象也受到了损害。

形式主义永远是“认真”的天敌,永远办不了实事、好事,只会误事。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少数基层组织却在以形式主义应对少数上级机关的官僚主义,于是,也就生出了形形色色的怪胎。农村实事办砸了,无人心痛、无人改进、无人较真、也无人受到惩罚和查处。

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两字”。只要认真,就一定能办成好事、办好实事、造福大众。崇尚“认真”,就应当从各级干部做起,并在制度上加以体现和强化。呼唤广大干部真正“认真”起来!   ◇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