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
时间:2012-01-13 A+   A- 举报

——七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民生幸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衡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志。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必须切实加强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过去的实践表明,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每年兴办一批民生实事和惠民工程,大幅增加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增进民生幸福,这就意味着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社会建设,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

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要围绕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目标,不断强化扩大就业、支持创业、鼓励投资和加强帮扶的政策措施,努力使各类社会群体的收入水平、生活标准得到全面提高。要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加快提升全民创业层次和水平,促进全社会创业实践更加活跃、创业形式更加丰富、创业经济更加繁荣。要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进一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福利事业和残疾人事业,不断提高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生活水平。

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必须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要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不断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权益。要全面争创省法治县(市),扎实开展“六五”普法教育,深入实施法治“金钥匙”工程,加快法治文化示范点建设,深化法治型机关、企事业单位创建活动,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民生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必须着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健全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提高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和改进信访稳定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实施城乡社区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加快建设“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市、资源共享、系统互通、协调互动的服务体系。深化系列平安创建,完善大调解体系,推进以“天网”工程为主体的技防设施应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人民群众权益,努力探索具有启东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