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启东发展的核心支撑
时间:2010-02-02 A+   A- 举报

——一论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党政后备人才    
本报评论员

昨天,我市经过严格和科学的考试程序,择优选录了一批高层次党政后备人才。这批全部来自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个个怀揣我们沿海大开发相关领域所迫切需要的专业技能,通过一段时间的一线岗位锻炼和组织培养,他们都有希望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中的行业领军人物和乡镇、部门领导干部。此举可谓是我市近年来在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最为有力、最具远见的一个大手笔,必将对推动启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沿海大开发,人才是关键。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把各类人才尤其是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为沿海开发的战略举措,努力为沿海开发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我市人才资源有一定基础,但随着沿海开发的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党政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十分短缺等矛盾和问题已日渐凸显出来。一方面,经历兴灶煮盐、垦荒植棉、围海养殖三个历史阶段后,启东新一轮沿海开发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港口建设、临港工业和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产业的大发展,迫切需要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支撑;另一方面,“江海联动、桥港互动、融入上海、走向世界”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产业集聚水平和城市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亟需拥有和储备一大批创业创新领军人物。因此,立足“实现沿海开发新突破、勇当江苏沿海开发排头兵”的目标,着眼“把启东建设成为江苏沿海开发先导区、全面接轨上海桥头堡”的要求,大力引进一批具有全局意识、战略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和现代科技、港口物流、城市规划、现代农业、资本运作、海洋资源开发、“三新”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造就一批知识型、专家型的党政干部,进一步优化我市党政人才队伍结构,已是当务之急。

当前,我市面临着两大引才机遇: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了人才的重组配置,扩大了人才流动的速率和规模,降低了人才引进的成本,人才潜力的发挥与人才创业创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二是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启东沿海开发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崇启大桥即将通车、吕四大港加快建设,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巨大的空间。为此,我们应牢牢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大引才力度,拓宽引才途径,创新引才方式,健全引才机制,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落户启东,为实现沿海开发新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