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 改出新生活
时间:2008-03-18 A+   A- 举报

屋内是一个干净的抽水马桶,屋外是三个圆形大盖子盖住的地下化粪池。看不见飞虫,闻不到臭味,干净整洁,这就是改造后的农村厕所。“原来的旱厕,一到夏天,又脏又臭又闷,虫子满天飞,粪池里全是蛆,上个厕所还要被蚊子咬好几个包,简直是受罪。”民主镇邦道村一位姓顾的村民指着粉刷一新的厕所说,“现在好了,抽水马桶一冲,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据了解,邦道村从去年4月份开始启动农村改厕工作,现已完成无害化户厕改造607座,普及率达86.34%。

早先的农村旱厕一般都使用露天粪池,卫生环境差,是苍蝇蚊子的聚集地,容易孳生寄生虫卵和致病细菌。改厕工作则将厕屋改造一新的同时,更新便器,兴建无害化化粪池,把粪便密闭收集到化粪池,再通过发酵、沉卵、厌氧等一系列反应,把粪便中容易传播疾病的生物最大限度地进行灭活处理,从而达到粪便无害化,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

市爱卫办的一位同志介绍说,市政府十分重视改厕工作,自去年3月份成立农村改厕领导小组后,加紧部署改厕工作,细化要求,强化目标,落实责任。去年我市已完成农村改厕16313座。

“农村改厕是一项政府实事工程,对搞好新农村建设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去年我市超额完成改厕任务,今年,我们力争在10月底前完成项目村改厕15000座,面上改厕6万座。”这位爱卫办的同志说。
据他介绍,每座水冲式厕所的改造成本在650元以上,对项目改造村,市财政每座补贴400元,镇乡财政每座补贴200元,缺口部分则由改厕农户自己补上。去年,市财政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每座30元的奖励基金。此举为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充分调动了改厕农户的积极性。面上改厕按照标准,费用由农户自己承担。

为保证改厕工程的质量,我市自行动开始就在各镇村分设了改厕技术总监,严格督管施工质量。总监对各户改厕施工进行全程监理,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还督促改厕的进度。各镇乡卫生部门和市改厕办也不定期对改厕工作进行检查和评比。对使用玻璃钢预制化粪池的镇村,市质监局严格把关,定时定量抽检;对使用钢化玻璃的农户,市改厕办实行全程监管,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要求厂家无条件更换,以减少农户不必要的损失。

“农村改厕的确是件大好事。厕所干净了,环境变好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更高了。”汇龙镇东郊村一位村民说。         ■本报记者 顾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