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成骗
时间:2007-12-20 A+   A- 举报

时常读报及听市井闲谈,比较热门的除某单位某家遭窃贼光顾外,当数骗剧了。日积月累,总结出一个规律来:骗人、被骗,往往与“巧”字有缘。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现实生活中,则是无巧不成骗。如果小说中的“巧”是作者的编造,那么,骗局中的“巧”则是设下的陷阱。“祖上留下金元宝,恰巧遇上你这个识货的,便宜点卖给你。”这种在我市长盛不衰且新闻媒体多次揭露的伎俩,居然还有人因“恰巧”而相信;人在家中坐,财从天上来。“恭喜你中了大奖。请先汇多少钱到某账号,然后即可到某地领数十万大奖。”此类闹剧早无新意,有些人还是前赴后继;骑车步行,“恰巧”与人同时看见路上的金项链或一沓钱,岂知在“平分”中落入圈套,成千上万元进了他人腰包……

骗局并不高明,为何屡屡得逞?当今,“恭喜发财”是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组。有些人日思量夜做梦,买彩票总想中他个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亿元;走在路上,常想着拾他几万、几十万。面对“飞来横财”,他们热血沸腾,岂肯错过千载难逢的机遇?结果是,“巧”事一桩桩,骗局一个个。

周瑜打黄盖,“戏”演得逼真,才诱得曹操上当。如今,“苦肉计”已不时髦,骗子们“演戏”已富有时代气息。他们瞄准“恰巧”遇到的对象,钱作诱饵“巧”作媒,花言巧语,一搭一档,不由得想暴富者不上当。

但愿以后能少见到、少听到此类“弄巧成拙”的社会新闻。  陈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