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久隆镇有一个庙桥村,因盛产山药出名,而让庙桥长出高产山药并声名远扬的是农民农艺师倪忠辉(《今日启东》11月30日二版曾作介绍)。倪忠辉用“脑”种地成就“山药大王”。
“啃”老土很需要“巧”办法,但前提是种田人或者经营者正确把握市场信息、熟练掌握种植技术。不少成功的种养大户、农产品经纪人就是通过学习和钻研,才成为某个产销环节的领衔人物。放眼农村,这样的知识型农民眼下虽如雨后春笋,但具体到一乡一村,似乎仍有些孤单,未形成气候。
“种田勿来跟大帮”,按照传统的思想是永远不可能种出高产作物,换得良好收益的。用“脑”种植看来是必不可少的。不怕艰辛、勤于钻研、把握市场、推介产品,倪忠辉以他刻苦的学习、灵活的头脑,种出了“懒”山药不说,还打开了沪上大市场,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效益,在拼搏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有些人不以为然总是碰壁,也有人身体力行闯出了新天地。前者与后者,其实只有一步之遥。当同守着一片土地,同样出力流汗,却收获不了高产、实现不了丰收时,也许,问题就出在我们知识的滞后、技能的贫乏、信息的闭塞上,而解决的办法除了通过学习,用“脑”种地经营,好象没有更好的路子。 大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