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
时间:2010-09-08 A+   A- 举报

目送父亲回去的身影,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父亲转过身频频向我挥手,说:“回去吧,我们这么多人一起,你不必担心,快回去啊。”我急忙一甩脸,用手遮住眼睛装作摆手说:“好,行,那我不送了,你们相互照顾好吧。”这时,车来了,在父亲一行人身边停下来,父亲登上车门时又朝我望了一眼,才上去。片刻,车子启动了,一声呜鸣后就开走了。这时,我的眼泪也无遮拦地流下来了。

这是2010年7月20日,父亲、哥哥、姐姐、嫂子们来恭贺我乔迁新居离去时那天的场景。和姐姐单独谈心时,她的一席话让我觉得父亲的这次到来意义重大,姐说:“父亲年纪大了,来一趟不容易,可能一生也就来这么一趟了,走的时候你送送他吧。”这几句话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陡然间,我觉得父亲老了。

父亲是老了,70岁了,背已经佝偻了,已经能很清晰地看见弯曲的脊梁了,上4层楼时用力地抓着扶手,尽管不要我扶,但我分明能清楚地看出他已经很吃力了。第二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父亲主动和我换了床位,他要睡在被絮上,说:“昨晚睡了一夜的竹席,今天腰很疼。”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大意,父亲在老家一直都是睡被絮的,但在我这却委屈自己睡了一晚的凉席。

更重要的是父亲让自己尽量适应我,用卫生间时,父亲低声问我:“手纸能冲走吗?”我头也没有回就说可以可以,根本没有注意到父亲当时似乎有些尴尬的神情。到我这来,父亲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个乡下人,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处处小心谨慎,唯恐被儿子媳妇见笑。我忽然感到父亲对我竟然是那样的尊重,尊重得有点疏远。这是我的新房,但又何尝不是你的房子呢,你是我的父亲大人呐!

父亲在这里待了3天就回去了,而在这三天里,父亲的衣服全是自己洗的,什么时候洗的我们都不知道。与我谈话的内容都是关于我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当他听说我的工资不高时,半晌无语。好久才抬头看着我说:“江苏这个发达的地方工资也才这么多哇。”

父亲临走前,递给我一个400元的红包说算是贺礼,这四百元钱凝聚了一个乡下老人多年的血汗。我不接受,父亲竟然生气了,说:“哎,你这孩子,这是喜事呀,你要孝敬,等你有钱了再给我吧。现在你手头紧,就接着吧。”

父亲回家后,我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是嫂子,说:“父亲在车上吐了,年纪大了,禁不起长途折腾了。”听完后,我哑然失语,眼泪夺眶而出。父亲一生行走江湖,乘船坐车无数,何曾晕过车眩过船,为了他的小儿子,不惜自己的老迈弱躯,千里迢迢,就只为了看儿子和儿子的新房一眼。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讲这话是很轻松的,他3岁父亲就去世了,17岁母亲也离开了人世,他周游列国时已经是55岁的老人了,我当然无意调侃我十分尊敬的孔圣人,我只是想说,倘若没有十分重要的事,作为子女就不必远游了,要知道,远游的子女抛给家中年迈的父母多少牵挂呀。我还想说,人到中年,若是还能得到父母的帮助那该有幸福呀。        ◇王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