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家庭同谱孝老情
时间:2025-04-17 A+   A- 举报

本报记者 高思远

晨曦初露,微光轻洒。家住南阳镇乐庭村八组的陈岳飞,蹑手蹑脚地推开房门。屋内,97岁的养母张友兰正安然沉睡。他手法娴熟地拧干温热的毛巾,开始为老人轻柔地擦拭身体,这已然成为他每日雷打不动的晨间惯例。

时光回溯至2012年,张友兰老人被查出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康复之路漫漫。彼时在上海工作的陈岳飞,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回家照顾养母,我打心底里愿意,从未有过一丝后悔。”他言语质朴,满是坚定。如今,妻子打工的微薄收入,加上每月的农保,支撑着这个家。日子虽过得清贫,可家中却收拾得整洁温馨。

“他比亲儿子还细致入微。” 村医周兰每次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都会忍不住发出这般感慨。88岁的邻居范丕芳,也对陈岳飞赞不绝口:“这孩子脾气好,性格温和,平日里我家碰上啥难处,他总是热心搭把手。”

寒来暑往,陈岳飞用无数个清晨与黄昏的精心守护,将孝心化作春日暖阳、绵绵细雨,深深浸润着这超越血缘的母子深情。而在南阳镇乐庭村那蜿蜒曲折的村巷里,还有三户人家的窗前,同样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乐庭村五组,85岁的钮志芳老人家中,养子钮向民以拳拳孝心为笔,每日坚持回家探望母亲,无论风雨,从不间断,悉心为老人操持日常起居。乐庭村二组,80岁的钱亚芳老人身边,养女王群柔弱的双肩挑起孝道的重担,将老人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养子在外工作,也始终坚持每年春节返乡,陪老人团圆,还贴心备齐一整年所需的生活用品。乐庭村四组,96岁的吴炳如老人去年不慎摔跤,造成大腿骨折,卧床期间,养子陈锋宛如专业护工,日夜悉心照料,毫无怨言。

乐庭村党总支书记钱素红向记者介绍:“咱们村里8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154位,90周岁以上的有36位。我们会定期安排工作人员、村医上门,查看老人们的生活状况,每月还会组织各类活动,丰富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在村民们看来,这一方土地上的岁月静好、生命馈赠,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离不开代代传承的优良家风。那孝亲敬老的淳朴民风、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恰似一泓滋养生命的甘甜泉水,润泽着每一位村民的暮年时光。

作为远近闻名的“长寿镇”,南阳镇持续深耕为老服务领域,始终不渝地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武陵村的“爱心理发站”,免费为老人理发,传递温暖;新河村的养老睦邻点,欢声笑语不断,满是温馨;富兴村凭借好家风,稳稳托起百岁老人的幸福晚年;红星村的“爱·陪伴”团队,常态化开展助老服务……一幅 “老有颐养”的幸福画卷,正缓缓铺展在人们眼前。

夕阳西沉,余晖洒下。老人们悠然地坐在树下,悠闲地唠着家常,微风拂过他们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仿佛串联起乐庭村的往昔与未来。在时光的静静流淌中,这片土地孕育出生命的坚韧与力量。这里的孝老文化,并非生硬刻板的教条,而是深深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是晨昏间的牵挂,是跨越数字鸿沟的陪伴,是在传统节日仪式里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