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公共服务中心摇身一变成了棋牌室,还堂而皇之收起了“台费”。村干部对此表示——
这不“闹热”起来了吗
公共服务中心一片麻将声
3月13日上午,市民徐先生向本报反映,北新镇永安村公共服务中心已然成了小有规模的棋牌室。每天下午,许多村民聚集在此搓麻将、打长牌,经营者收取一定的“台费”。徐先生质疑,村公共服务中心被挪用为棋牌室,是否有悖该场所建立的初衷?是否有碍观瞻?
当日下午,记者驱车前往一探究竟。还没进门,就听到一阵噼里啪啦的麻将声。走进村公共服务中心底楼的一间屋子,不到10平米的房间内摆放了2张全自动麻将桌,8个人正在专心致志地“砌长城”(上图)。记者询问,在这里打牌是否有人管理?正在打牌的村民示意管理者就在“西隔壁”。走进“西隔壁”,只见屋内整齐地摆放着五六张方桌,一群老人正围坐着“老韭菜”。
“阿婆,你们在这里打牌是村里提供的吗?要付钱吗?”记者跟一位牌桌前的老妇搭话。“要付钱的,像我们老年纪打牌一桌5块钱,搓麻将一桌20……”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同桌牌友制止,此后记者再问已一无所获。记者上楼试图寻找该村相关负责人,发现虽然各间办公室门开着,但并未见村干部人影。而位于二楼的会议室内,同样摆放着好几张牌桌。除此,整个活动中心见不到如象棋、围棋、报纸、杂志等其他文化娱乐设施。记者数了下,当日在永安村公共服务中心内,楼上楼下共摆开了10多张牌桌。
“台费”收取有标准
走出村公共服务中心,记者走访了五户当地村民,得到的一致说法是,“村里的棋牌室人人知晓,只要你花钱,随便是谁都可以进去打牌。”记者还了解到,村里原先也有个人经营棋牌室,在村公共服务中心低收费的棋牌室开张后,生意很受影响。
随后,记者致电永安村党支部书记陈辉。陈辉在电话中对此未置可否,他表示,容许村民在村公共服务中心打牌,这是为了响应上级“丰富农民娱乐生活、让村公共服务中心闹热起来”的号召。他认为,村民热衷于打牌消闲,村公共服务中心提供场地服务群众,这是做了一件好事。
对于向前来打牌的村民收取“台费”一事,陈辉的解释是,“村委会从未直接向村民收取过任何费用,自动麻将桌等设备是村民自发凑钱购买的。方桌每桌只收4元,麻将桌每桌只收16元,用作支付电费、水费和2个服务人员的劳动报酬。”陈辉说,2个服务人员是村里的退休干部,每月也就拿400多元的劳动补贴。
■记者感言
采访中,村里有一位老人抱怨说,老年人性喜清净,村里的活动中心应开设一些诸如下棋、读报、书法、绘画、唱歌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明的活动。现在的村公共服务中心活动室已俨然成了棋牌室。
村公共服务中心活动室建立的初衷是为村民提供健康有益的活动场所,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当前,由于少有人发动且疏于管理,不少活动中心门庭冷落,有的甚至演变成了棋牌室,虽然实现了“热闹起来”的目的,但其功能已明显被扭曲。
长期以来,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不够,农民很难享受足够的公共文化资源,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村级组织要加大引导力度,把活动中心充分利用起来,让广大村民参与到丰富而又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中来,使其真正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
本报记者 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