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钓遍大小沟河
时间:2012-07-16 A+   A- 举报
☆人物档案
姓名:宋一平
社区:彩臣二村
名号:钓鱼达人
感言:享受钓鱼享受生活

今年61岁的宋一平,从12岁就开始钓鱼,算一下差不多已有近50年的“钓龄”了。在他看来,找一处天然的河畔,撑一把伞,支起一根竿,呼吸着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是人生最好的享受。

将一根细长的竹枝去叶后磨平竹节,然后熏火压直,接着用尼龙线作鱼线,芦苇当浮标,烧弯的大头针为鱼钩,这就是宋一平儿时的鱼竿。那时只要学校一放假,他就会跑去羊圈附近挖红蚯蚓,然后扛着鱼竿去钓鱼。每回提着满桶的鱼儿回家,小伙伴那羡慕的眼神是他少年时期最为自豪的事情之一。

“现在的鱼竿越来越先进,越来越轻,比我当年自制的好用多了。”宋一平拿出了他的宝贝鱼竿。记者掂着这根3.6米长的碳素鱼竿,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分量。“不要小看这细细的鱼竿,只要力道把握得好,钓大鱼没有问题。”宋一平说。

在如今的钓鱼圈内,流行着2种钓鱼方法:传统钓法和台湾钓法(悬坠钓)。宋一平介绍,传统钓法就像“打游击”,钓者专门寻找树荫下、水草丛生的河体,那里是鱼类聚集地,钓一会换一处。另一种台湾钓法就像“阵地战”,撑起伞,放下凳子,专找水面开阔的地段钓鱼,通过投放粉饵吸引鱼儿。台湾钓法相对成功率较高,是圈内普遍使用的方法。粉饵入水膨化成雾状的粉粒引得鱼汇集,久久不愿离去,钩上装有同一种粉饵以迷惑鱼儿,诱钓结合,使鱼儿解除戒备而频频吞钩。

“我一般会自己配制粉饵,钓不同的鱼类需要不同口味的饵料,这是一项需要经验的技术活。根据水质、风向、季节等因素,做的粉饵都不一样。”宋一平向记者介绍了一项最常用的粉饵制作原则,“冬腥、春秋香、夏清淡”。

垂钓40年,宋一平说他最为兴奋的是在去年9月的一次夜钓。那晚,宋一平来到五滧河,在一条无主船上找到了一个绝佳的钓鱼位置。钓了2个小时,上钩的全是小鲫鱼。就在宋一平准备回家时,发现小鱼群突然散开,经验丰富的他意识到大鱼来了。水面平静了几分钟后,鱼竿果然一沉,差点从他手中滑脱,这股强大的力量让宋一平一下子兴奋起来,断定这是个大家伙。大鱼窜劲十足,如果与它“硬碰硬”,不但钓不上来弄不好线、竿全断。宋一平便采取一松一紧的方式,先拉线,等鱼一发力,他就放线。几个回合下来,宋一平发现鱼儿累了,便慢慢拉过来,拿着网兜一个“海底捞月”,一条金红色的大鲤鱼被捞了上来。宋一平回家后一称,足足4.2斤。“这么大的野生鲤鱼还是很少见的。”宋一平这一钓后来成了圈子里的美谈。

目前,宋一平是我市钓鱼协会的资深会员,他的钓鱼技术得到圈内人士的公认,在市钓鱼协会组织的多次竞技钓鱼比赛中,他都受邀成为评委。“钓鱼是项健康有益的活动,既可磨练耐心,陶冶情操,还能为家人提供新鲜绿色的餐桌美味,不亦乐乎?”即便上了年纪,宋一平每逢周六周日,都“雷打不动”地邀上几个老伙伴一同过把“钓瘾”。

在老宋的带动下,好多位老友都 离开牌桌和电视机,投身于钓鱼活动,其中不少人因此身体变硬朗,性情变开朗。

本报记者 朱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