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端午节,上午不到9点,吕四港镇节约巷内一家小型杂百店照例又打烊了,左邻右舍都知道,那是68岁的女店主成丽芬看望邻居吴贤英及其母亲的时间。10多年过去了,53岁的吴贤英因为有了“姐姐”成丽芬无微不至的关照,黑暗的世界里如同有了一盏明灯。
27年前,吴贤英因视网膜脱落双目失明,没过多久更不幸的事又接踵而来,和她相依为命的母亲徐淦珍又患上了白内障,动手术后只能借助眼镜获得一丝视力。吴贤英的两个哥哥一个下岗后出外谋生,另一个住在几里路外。徐淦珍母女的际遇引起了邻居成丽芬的关注与同情。悄悄然,她走进了吴家。
每天,成丽芬下了班,头一桩事情就是看看这对母女需要帮助什么……时间长了,吴贤英觉得人生中已离不开这位热情善良的好邻居,而成丽芬也从对方的积极乐观中感受到了奉献价值。1997年,成丽芬到了退休的年龄,她决定在家开办一个小杂百店,以便让最怕寂寞的吴贤英母女有个凑热闹的地方。天长日久,她成了吴贤英的知心姐姐。
考验成丽芬的并不仅仅只是平常的无声付出。徐淦珍的眼疾多次出现反复,1997年光手术就动了3次,每一次,成丽芬都自告奋勇地揽下了为老人做饭、送饭、喂饭的活儿。她不会骑自行车,从节约巷到第二人民医院,来回一趟就要走六七里路,而老人住一次医院至少十天半月。
时间长了,邻居们都知道,成丽芬的小店一旦非正常打烊,一定是那对失明母女遇上了麻烦。2006年8月9日下午,徐淦珍雨后出门跌断了左臂,惊慌中,吴贤英拨通了成丽芬的电话。在老人10多天的住院日子里,成丽芬又成了该院最忙碌的“特护”。每每看着成丽芬步行前来送饭,继而一勺勺喂到老人嘴里,徐淦珍的病友们无不直竖大拇指。
2007年3月初,吴贤英腹痛不止,去医院被诊断为阑尾炎,哪知手术后,医生却怀疑此病疑似卵巢癌。一个“癌”字,让手术室外的母女俩一下子慌得六神无主。正在此时,焦急中得到这个消息的成丽芬,顾不得拉肚子发热赶到了医院。“癌是绝症。”吴贤英说啥也不肯接受后续治疗,成丽芬于是先苦口婆心打消了吴贤英的顾虑,紧接着又心急火燎地拿着她的病理切片赶赴市区医院作检测。
吴贤英手术前后,成丽芬承担下了所有照料、服侍事务,进而又守候在吴贤英的身边,陪着化疗、检查,帮着配药、用药,又和陈翠兰等邻居轮流着一日三餐将精心做好的饭菜喂到病人嘴边。医生的药疗加上成丽芬等人暖人心扉的“心疗”,10多天后,吴贤英奇迹般地脱离了死神的威胁。“没有成丽芬姐姐和其他好人,哪有我吴贤英今天的好日子。”这两年多来,每每有人提起成丽芬,已经完全康复了的吴贤英总会热泪盈眶地夸赞“姐姐”。 本报记者 姜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