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启东市首届道德模范高金记
5月18日上午,在吕四中心渔港码头的一艘渔船上,高金记和他的妻子姚水莲一起修补渔网。“这两天一直在船上忙,明天我们又要出海了!”高金记告诉记者说。
尽管天气有点闷热,可高金记的脖子上却捂着一块毛巾。当记者问起缘由时,高金记解释道:“天气一热,脖子上植皮处就会感觉很难受,用毛巾捂着会好受点。”
多年来,因为被严重烧伤的高金记一直受着病痛折磨。再过段时间,他还将去做次植皮手术。“已经是第五次了,希望是最后一次。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老高的身体,受伤后一直不是很好!”姚水莲担忧地说。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高金记也没有忘记做好事。姚水莲说:“去年7月1日,我陪老高去上海九院做植皮手术。看见医院门口跪在地上的乞丐,老高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当场掏出了袋里仅有的50元钱。”而事实上,为了给老高治病,家里已是负债累累。尽管如此,高金记却坚定地说:“帮助他人、救护别人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去做的事。”
■事迹简介
高金记,男,45岁,吕四港镇秦潭村渔民。
2000年11月6日晚6时许,大洋港口港闸路电机门市业主周兵在修理电动机线圈使用太阳灯烘烤后,忘了切断电源,致使线圈着火。由于房内有易燃物品,15平方米的店内瞬间大火熊熊,浓烟滚滚。高金记恰巧路过,他推开围观人群奋不顾身冲入店内,拿起一根自来水管接上水龙头,帮助周兵一起灭火。救火中,高金记得知店内还有柴油桶。这条街几十间门面房连在一起,柴油桶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于是,高金记扔下水管,冲进火场准备搬出柴油桶。就在此时,店内一只液化气钢瓶不堪高温突然爆炸。刹那间,火光冲天,房顶被炸出一个大窟窿,高金记一下子成了个“火人”,不省人事。
英雄壮举感动了东疆大地。高金记被授予“启东市见义勇为优秀分子”、“南通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荣誉称号。
■获奖感言
“见义勇为真汉子”。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遇上危难的事情,每个有良知的公民都会像我一样挺身而出。党和政府给了我那么多荣誉,我一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 本报记者 江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