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才,1922年生,现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藏书票艺术委员会会员。他的藏书票作品在全国第一届到第十届藏书票展览会上都有展出。先后在《亚洲藏书票专辑》、《香港藏书票百家选》等报刊上发表作品。曾获《版画世界》鲁迅奖、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获特别金奖。
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眼镜,头微微低着,专心致志于眼前的一块小小木板。走进幸福一村张一才的家,记者见到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正端坐在书桌前,饶有兴致地制作被称为“版画珍珠”的藏书票。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藏书票艺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藏书票展览会即将在杭州举行,目前正在征稿。张一才已创作了三幅作品,现正在创作第四幅,他准备把这四幅作品寄出去参展。从事藏书票创作以来,老人已有500多幅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展出。
张一才是1984年开始藏书票创作的。当时,刚刚离休的他,对打牌、钓鱼都无兴趣,对美术却情有独钟。他说,他自小就喜欢美术,长大了上的是鲁迅艺术学院。工作后一直忙于教学,定不下心来搞创作。离休了,有时间也有心境,他握起了木刻刀,尝试着搞版画创作。
张一才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被展出的创作作品是鸡和蝴蝶这两种动物画。当时,全国正举办首届版画藏书票展览,怀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将作品寄了出去。展览在全国巡回,当在无锡展出时,张一才正好在无锡旅游,他兴致勃勃地去参观,结果在展出的作品中,意外地看到了自己的作品。心情激动的他,不去游山玩水了,整整两天认认真真地琢磨参展作品,详细作了纪录。
张一才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创作的热情更高了。但尽管有较深的美术功底,有一段时间他创作的藏书票却难有突破。为了博采众长,他自费赴苏州、上海等地观摩学习。有一次,他获悉著名版画家杨可扬刻了一枚藏书票,在上海售书时作纪念品赠送。于是,他立马专程赶到上海,得到了这张藏书票。他细细鉴赏着杨可扬的作品《鱼戏水月》,陶醉于图中那鱼儿和投影在水中的月儿形象,浮想联翩。通过观摩学习,张一才的“茅塞”也渐渐打开。
用藏书票表达出生活中的真善美是张一才一贯坚持的创作主题。近日,张一才创作了一幅一小孩骑在牛背上玩耍的“老黄牛”的作品。他说,这作品是希望他人和自己,要有“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张一才的藏书票不仅在国内外大量展出,还常常馈赠亲友,激励他们发奋图强。张一才的一个亲戚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但并不气馁,刻苦钻研养鸡技术,结果成了当地的养鸡土专家。张一才创作了一幅鸡下蛋的藏书票,送给他的这位亲戚。
在张一才的手下,一张小小的藏书票能让人领略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是记者对张一才众多作品的深刻印象。
张一才的老伴告诉记者,每逢过年的时候,张一才就会寄出去很多藏书票,而同样,全国各地也会寄来很多的藏书票、明信片,家里的邮箱都要挤爆了。 陈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