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补课 点燃智慧火花
从教过程中,郁雪华发现,总有一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才智未能得到最佳发挥,有的甚至连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都感到困难。每当这时,郁雪华总是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课后拾遗补漏一下一定行。”
郁雪华所教的学生都来自学校周边的农村,大多数家庭条件一般。家长们听说郁老师要为自己的孩子补课,欣喜之余也不免担忧:自己一年到头收入不多,现在又要多承担一笔补课费,实在有点不舍。
郁雪华知道家长们的担忧后,以公开信的形式向家长们承诺:只要学生愿意,家长同意,他无偿补课。于是,要求补课的学生多起来。周一至周五,郁雪华利用下课休息、晚散后的时间给他们开小灶,把课上的“夹生饭”炒熟。双休日,郁雪华就联络几个教师,分别给一些掉队的孩子补语文、数学、英语等课。10多年来,郁雪华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全镇一直名列前茅。
开通热线 师爱洒向学生
2003年9月的一次学生家长会上,郁雪华向全体家长发公开信,公布了自己的小灵通号码,承诺学生家长不管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不管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打电话求助、咨询。
“这几天孩子老跟我们唱反调,我们心里很烦燥,为了孩子晚上连觉也睡不好。”一个家长在电话中向郁雪华求助……就这样,一个号码成为联接教师和学生家庭的纽带。郁雪华告诉记者说:“平均每天接到家长的电话有三四个,反映的问题多种多样。有反映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有反映家长遇到教育难题了等等,我总是尽量帮助解决和解答。”去年的一天晚上7点多,一家长电话反映,自己的孩子很晚还没有回家。接到电话后,郁雪华当即组织教师分头找寻,终于找到了孩子。
加班加点 学校重于家庭
天汾中心小学有12个班级600多名学生,教师仅有20来名。事儿多,人手紧。不管分内的、分外的,郁雪华总是加班加点抢着干。
1999年夏季的一天晚上,郁雪华在办公室里接待一位学生家长。女儿打电话问郁雪华:“爸爸,何时回家吃饭?”郁雪华告诉孩子:“事情快处理完了,稍等一下就回家。”听说爸爸很快就回家吃饭了,女儿马上端菜上桌。谁知,一不小心,滚烫的菜汁全泼在身上。郁雪华急急地赶回家,把孩子送到离学校20多里的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第二天,郁雪华赶到学校,像没有事一样上起了课。
谈起这事,郁雪华心存愧疚地说:“学校里这么多孩子等着呢,他们同样需要我。”(陈泳升)
新华网江苏频道启东5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