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瑾瑾
自今年上半年广交会结束后,位于吕四港镇的江苏仟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已迎来20多批次登门考察的外商,订单量激增。眼下,仟得的生产车间正全速赶工。依托于吕四便利的产业配套,仟得多年来积极推进多元布局,从工程施工到园林绿化,从汽车养护到室内保洁,公司已推出200多款产品,合作伙伴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去年实现应税销售2.86亿元。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仟得的发展之路是我市电动工具企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上世纪70年代末,吕四一带的百姓为谋生计而奔赴各地做起修修补补的“小五金”营生,渐渐地,参与电动工具生产、销售的当地人越来越多。
时间的沉淀,让这些“小五金”生意人从小打小闹的加工小作坊发展为电动工具专业生产型企业;从盲目仿效生产多个品类产品到纷纷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从只满足于将产品销往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分蛋糕……电动工具企业综合实力越来越强,电动工具产业日趋成熟,产业链不断延伸、完善。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电动工具产业作为我市的特色支柱型产业,已成为中国电动工具“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主产区。目前,我市共有电动工具企业1000多家,年产电动工具超350亿元,通过启东人销售的电动工具占全国销售总量的60%以上。今年一季度,电动工具规上企业实现应税销售36.71亿元,同比增长7.29%。
“在吕四港镇,常规电动工具可实现‘今天规划、明天准备、后天生产’,本地已基本实现电动工具全产业链的生产配套。”吕四港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陆慧慧介绍。得益于产业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到吕四扎根发展。今年以来,吕四港镇电动工具产业新签约、注册亿元以上项目1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9亿元。
市场快速更迭,呼唤产业转型。电动工具行业近年来创新活力迸发,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作为一家深耕精密机械加工领域十多年的企业,中吕齿轮如今已成长为东成、牧田、泉峰、宝时得等国内知名电动工具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
创新始终是中吕齿轮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走进公司1.1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滚齿、自动车床、加工中心、磨床四个工段的车间大屏分别悬挂在四个方向。企业引入的CPS生产管理系统,通过不同的模块、颜色和数据,实时、直观地呈现各工段设备的生产产量、稼动工时、质量检查、设备点检保养等关键信息。这种可视化管理方式能全面、精准地反映车间整体生产状况,有效减少工时浪费,保障生产计划顺利完成。去年,企业实现销售额1.8亿元;今年一季度,已完成4000万元产值。
我市电动工具产业,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南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高新技术企业40家,“智改数转”完成企业72家。新能源工具在全国率先突破转型,构建了完整的新能源工具产业链并领先全国,2000多种配件在本地完成生产配套;激光测量仪器优势强劲,占据全国产量的90%,占全球产量高达80%。锂电、光电等优势新兴行业研发创新能力领跑全国。
电动工具产业在继续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也积极加快“走出去”步伐。去年,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基地落户吕四港镇,构建一站式、全开放的综合服务体系。2024年度外贸出口额实现24亿元,同比增长18%。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江苏芝麻工具有限公司引来沃尔玛订单,成为首个跻身国外大型商超的电动工具公司,屡接俄罗斯、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客商大单。
作为我市的一张靓丽“名片”,下阶段,电动工具产业将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不断提升启东电动工具区域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