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茅晨华
“今天务必完成健安医用敷料项目的材料终核,土地过户手续要紧盯时间节点。另外,明天去安徽对接锂电池项目,准备工作也要理顺,两头都不能放松。” 4月20日上午,启东生命健康产业园招商局副局长周兵边逐项核对材料,边有条不紊地布置工作任务。
作为今年新落户的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健安医用敷料的落地历程堪称“向海服务”的生动注脚。这家主营出口医用敷料的企业,在选址时便提出“海港赋能+专业配套”的双重需求。
“企业需求比较繁杂,落户前在周边城市已经考察了近一年。” 周兵介绍,他们既需要独门独户的标准化厂房,货物出口需要海港加持,又因医用辅料漂白工艺涉及特殊排污要求,亟须污水处理厂协同配套,同时作为外资企业,资金到账流程、涉外审批等环节也需要专业指导。
为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园区秉持“全周期服务”理念。在企业二次考察阶段,已提前完成定制化场地规划,同步协调银行、商务局、数据局等部门协助,从厂房选址、基础设施配套到涉外审批流程,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园区的服务实在太到位,可以说对我们有求必应,精准高效。”项目负责人陈安民难掩赞誉之情,从前期厂房规划到排污系统对接,从外资审批绿色通道到政策红利解读,每个环节都紧扣企业需求。尤其让企业感动的是,园区主动牵线吕四港,为企业后续产品出口降低运输成本,“这种‘想在企业前面’的服务理念,让我们对扎根启东发展充满信心!”
企业的感受,源于园区招商团队一贯的实干作风。他们始终秉持“企业需求无小事”理念,从项目洽谈起就建立专属服务台账,主动对接企业全流程诉求,跨部门协调资源,用“一对一”精准服务让每个环节无缝衔接,切实成为企业落户的“贴心管家”。
磁场效应持续释放。今年以来,东进电子、科本绿色原料药等已落户,企业相继启动二期投资,为园区投下“信任票”。东进投资1500万美元建设20亩半导体电子材料基地,达产后年产值1.5亿元;科本斥资1.5亿元扩建36.7亩原料药产线,年产能覆盖替格瑞洛150吨、替诺福韦300吨。
两家企业“二期热”的背后,是园区通过链式培育、全周期护航,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半导体材料等产业链纵向延伸,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良性循环,持续释放“园”动力。今年以来,园区已累计外出招商拜访60余次,签约并注册亿元以上项目6个,其中10亿以上项目1个,5亿以上项目2个,3000万美元项目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