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港口机械安上智慧大脑
时间:2025-04-18 A+   A- 举报

本报记者 丽丽 存娟 艺文

机声隆隆,焊花飞溅,4月17日,江苏道驰港口机械有限公司内,自南向北长200余米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用激光切割设备在钢板上“裁剪”,从下料、拼装、焊接到刷漆,巨大的机械部件从生产线上依次下线。

“这批行走机构、起升机构是为大连、靖江的船企生产的,预计5月底正式交付。”道驰港机董事长侯文晟说,自2024年底落户启东高新区以来,道驰港机边投入边生产,目前在手订单超1000万元。

道驰港机专注于港口物流装备的新技术研发应用及制造,产品包括行走机构、起升机构、变幅机构等港口机械核心部件,以及以连续卸船机、清舱机器人为主的干散货装卸装备等。为提升制造精度,道驰港机定制了各类加工、检测设备100余台(套)。新设备启用后,加工精度保证在1丝以内,生产效率比传统设备提升3倍。

港口机械多为庞然大物,要想灵动自如地运行,就必须走智能化之路。“港口机械设备本体就是‘房子’,在里面装上自动化系统,港口机械就有了‘思维能力’,运行速度、定位精度都有大幅提高。”侯文晟介绍,公司最近申请了2项软件著作权,分别为智能港口机械起升控制软件、运行数据分析软件,能随时监测各类设备。

通过加装智能控制系统,传统港口机械设备实现了感知决策能力的升级。系统能够根据前方设备运行状态自主调节行进速度,保持安全车距的同时完成协同作业,并在150毫秒内响应突发障碍物识别,触发自动制动机制。

安装上智能软件后,这些巨大而笨重的机器就有了“大脑”,以行走机构而言,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根据前面机械的运行速度自动跟车、刹停,快速稳定运行的同时还能精准避开障碍。

港口机械学会“思考”的背后,是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力。成立之初,道驰港机就按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公司标准规范化管理。公司拥有一支由教授、博士、高级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并与国内著名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展开紧密的课题合作及新成果新技术的转化合作。短短3个多月,道驰港机已有9项港口机械专利。

今年,道驰港机还申报了“干散货卸船智能清舱系统与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侯文晟表示,项目主要解决煤炭、粮食等干散货运输船舶靠岸后,卸船清仓作业效率低、安全隐患大、作业环境差等问题。该项目包括清舱机器人、自动化吊具、自动化清舱控制系统等,可缩减清舱时间1.5小时,清舱自主作业率超过80%,效率提升30%~50%。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场景实验阶段,预计今年10月投产。 “中国在港口智能化设备制造方面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我们要努力让全球物流业都能用上中国的行业标准。”侯文晟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