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感振奋 倍添信心 倍增动力
时间:2025-03-07 A+   A- 举报

本报记者 潘瑾瑾 李天舒 茅晨华 严亚楠

春潮涌动气象万千,东疆大地奋楫争先。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春风又至,温暖在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启东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定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凝聚团结一心向前进的强大信心与力量,敢于打头阵、争当先行者,以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效,为江苏勇挑大梁展现应有担当。

勇攀高峰,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

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极大提振了我市广大干部群众继续砥砺奋进的信心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向‘新’而行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黄坤表示,市科技局将紧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条主线,聚焦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一战略目标,围绕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产业催化、创新生态优化等维度,着力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新型科研攻关模式、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等方面深化探索,持续健全科技企业梯度成长体系,推进高校研究机构集聚区建设,以实体平台和具体项目为纽带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释放科创主体“澎湃动能”,发挥科创平台“集聚效应”,加快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为全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多作贡献。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我深感振奋,同时也明晰了身上肩负的重大使命。”10多年来,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主任李忠卫从一名普通的车床技工成长为核电阀门制造的技能大师,他带领技能工作室平均每年编制和优化数控程序2000多条,先后为公司创造5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他表示,将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带领更多的产业工人由“工”变“匠”,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为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投身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的青年工作者,我倍感激励和鼓舞,深切感受到时代赋予的机遇与责任,也让我更加坚定唯有自主创新,才能在全球高端制造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启东中远海运海工高级工程师董鹤表示,他将以“智改数转”为行动方向,深入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助力传统造船工艺向智能化升级,在“智能制造”的深海中破浪前行,为我国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先行先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

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

“统筹国内国际,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红春表示,从2023年沪通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首条集装箱国际航线正式开通,到南通首条集装箱远洋班轮航线(吕四港至北非红海航线)开通,再到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获批,吕四港对外开放水平得到有力提升。下阶段,吕四港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推进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立足港口实际,谋划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系统研究推进进境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申报工作,加快保税物流仓的申报,不断完善港口功能,持续增强开放活力,奋力开创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要先行先试、内外兼修,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卫丰表示,将动员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拿出“满弓劲发”的状态与干劲,努力在“勇当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始终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以政务服务增值化为牵引,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跨省通办”“网格+代办”等全面升级,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聚焦数字化转型,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数据交易流通,构建数据产业生态,打牢数字经济供给基础。探索“政务服务+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努力推动政务服务由人力服务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

江苏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用力。启东市嘉禾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茅赛赛,扎根绿色有机农产品行业,将五彩番茄、四青作物等特色有机产品打入上海市场。在江西省兴国县投资建设1万余亩大棚农业园,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生产经营模式,有力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茅赛赛表示,接下来,将转变传统的种植模式为机械化、智能化的科技型种植模式,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助力周边农户拓宽销售路径。同时将创业触角延伸到新疆阿克陶县,创建3000亩芦笋基地,助力边疆繁荣。

协同发展,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上走在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江苏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协同联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荡起我市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启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峰华表示,2025年,我市将锚定“勇当全省向海图强龙头板块”目标,统筹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海洋产业强链”,以链主企业带动集群发展,壮大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激活海洋创新动能”,深化“智改数转网联”,依托华为(启东)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赋能企业转型。“攻坚重大项目突破”,提速惠生海工、豪迈重工等省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专项债、超长期国债项目储备,全力争取资金支持。“深化绿色转型”,布局海上光伏、储能电站等清洁能源,打造吕四港“近零碳港口”,推动海工船舶、新能源企业建设零碳工厂,加速港口设备新能源化更新,奋力开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倍感振奋,更坚定了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中铁大桥局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工程师王明智表示,作为新时代大桥青年建设者,很荣幸能参与到崇启公铁长江大桥的建设当中。2025年是大桥建设的突破年,我们将继续稳扎稳打,以世界一流建桥国家队的工作作风,紧密围绕下半年主塔封顶的目标,全力奋斗,为交通强国建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心和决心。”惠萍镇东兴镇村党总支书记施海燕深受鼓舞,今年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性。东兴镇村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坚定的责任感,坚定不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牵头推动村企合作促就业项目,实现“强村富民”目标,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精神提起来,不断催生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干字当头,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上作示范

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我市党员干部纷纷表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

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王兴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饱含了深厚的人民情怀。社会工作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市委社会工作部将坚定扛牢党委职能部门政治责任,以深化覆盖和服务发展为目标,推动新兴领域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坚持党建引领,持之以恒抓牢减负赋能,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全力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织密线上线下、科学立体的人民建议征集网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做实做优关爱服务工作,深化“志涌江海、愿启东疆”志愿服务品牌内涵,以求真务实的举措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方向、激励人心,为我们做好下阶段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市政府办副主任、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主任陈燕飞表示,市指挥中心将继续发扬“创新创优创业”精神,高效推进“精网微格”提升工程,推动部门依托网格将多元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落到群众“心坎上”,牢牢兜住群众幸福底线。同时,持续深化“指挥中心+”融合发展工作机制,进一步丰富“12345热线+有事好商量”“12345热线+110报警台”“12345热线+行政执法监督”等特色品牌,努力拓展群众诉求解决路径,突出“数智化”转型,加快推进民情大数据预警分析平台二期建设,不断提高预警预判、辅助决策能力。

“我们将牢记使命,把‘干’字落到实处,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努力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征程中作出表率,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伟大目标贡献坚实力量。”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表示,将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聚焦农业产业升级,加大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培育壮大四青作物、海洋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着力人居环境改善,建优南通乡村振兴先行村,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同时,聚力农业科技赋能,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广智慧农业,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并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吸引更多年轻人扎根农村,带来新思维新技术,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