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有解思维”
◇本报评论员
10月17日本报一版头条报道,百亿级重特大产业项目卫华海工去年3月份开工,今年9月份投产,开足马力快速“跑起来”,充分得益于吕四港经济开发区上上下下精准精细的配套服务,所有党员干部下场“拉练”,喊出一个声音“我能干”,铆足全力“必须办”,项目有需,港区必应。这种善用“有解思维”,唯实惟先攻坚克难的精神和行动,实属难能可贵,给人以鼓舞,值得我们学习。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诠释的就是“有解思维”的精神力量。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想办法,它是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加速发展的“金钥匙”。发展的跑道上,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涉过经济转型升级的险滩,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是要以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就是要有一股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持之以恒、百折不回的“有解思维”精神。招商一线、项目赛场、营商环境,尤其需要。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我们倡树“有解思维”,就是要找准创新突破的方法路径,争做破解困局和难题的最大变量,并躬身入局抓好落实。无论是科技攻关、市场开拓,还是招商引资、项目突破,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困难。事实证明,很多事情坐在家里想都是问题,迈步往前推总有办法。“非知之难,行之惟难”。无数生动的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清晰的认识催生高度的自觉。面对前进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提倡大家向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的同志学习,少说“不能办”、多讲“怎么办”,改变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为发展主体支实招,变“没有办法”为“有办法”,把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搞对头,以“有解”的眼光发现问题,以“有解”的手段解决问题,把眼前的“坎”变成向上攀登的“梯”。
态度决定成败,情绪高涨、斗志昂扬,干事创业就会红红火火。决战四季度,决胜全年度,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俯下身、沉下心,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一线,勇担当、作表率、有作为。攻坚破难、敢打必胜,敢解“无解之解”、敢作“无问之答”、敢闯“无路之路”。让我们树牢“有解思维”,全方位多维度提升能力素质,争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踔厉奋发的进取者,以“敢解”的勇气、“善解”的能力、“必解”的成效,干出“走在前、做示范”的过硬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