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城市合伙人!
——中国·启东首届发展大会开幕式侧记
本报记者 潘瑾瑾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精英云集,共襄盛会。
9月25日,中国·启东首届发展大会如约而至,以“向海图强启东疆,跨江融合共发展”为主题,展现了启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长三角发展、以更加奋进的步伐拓展多维度融合、以更加高效的举措凝聚经济社会前进的决心。
风起江海,潮涌东疆。人们在这里共同见证开放启东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共同感受启东跨江融合、协同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诚意,共同聆听启东大江大海的澎湃交响。
欢迎,永远的C位!
“我们的项目从考察到落地,只用了73天。”卫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红安在大会上发言时,对启东优良的营商环境频频点赞。在韩红安的眼中,启东区位优势好,江海岸线资源优越,这是“硬实力”。启东还不断增强自身“软实力”,以营商环境之优,谋项目建设之快,吸引大批企业来启落户,卫华集团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我们永远被放在C位,我们投资百亿元的项目明天就要投产,期待卫华为启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韩红安信心满满。
“我们正在进行全球产业布局,寻求设立新的产业基地。”软银中国资本总经理过蒙谈起关注启东的原因,表示正是被启东的独特魅力深深感染。在他眼里,启东区位独特、开放包容,是对接上海的门户城市;启东生态和谐、环境优美,是创造幸福的宜居城市;启东平台广阔、配套完善,是成就梦想的创业新城。“在这里,永远有人用心聆听我们的需求,我们被启东的发展诚意、责任担当所感动,最终确定投资启东。”
召唤,曾经的少年!
作为土生土长的启东人,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锦豪至今仍操着一口沙地乡音。虽然28岁就走出启东,但在他的心里,家乡是永不能忘却的一方故土。在外打拼40余载,前20多年,他深耕建筑和房地产业站稳了脚跟,后20年,他回到启东致力于教育和医药事业,“我呼吁更多启东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我们的家乡很好、很美,她等着你们回来!”杜锦豪动情地说。
在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的记忆里,上世纪70、80年代的启东,房子低矮,市区道路狭窄,在没有高速公路的年代,坐船出行是很多启东人的独特记忆。“现在我从上海市区开车1个小时就能回到老宅。”和他离开时相比,启东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桥、大港、高铁已然照进现实,“现在的启东,让我感受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在外的启东人可以回来投资兴业,家乡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
致敬,奋斗的楷模!
启东从不吝啬对奋斗者的褒扬和赞美。“金银铜牌科创企业家”奖项的颁发,是激励他们在科技赋能企业发展的路上越走越好;“东疆英才”的授予是启东对人才发出的最诚挚的邀请,力求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启创业就业。
挺立潮头,方知浪高风急;登高望远,才见云阔天青。江苏海四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涛接过“垦牧杯”杰出企业家称号的奖杯时,感慨万千。“我这一辈子获得过不少奖,但我觉得这个奖分量最重!”沈涛以张謇为榜样,带领海四达参与并见证了行业兴起和勃发的历程。虽年逾古稀,但这个荣誉会激励他更加奋进,时刻鞭策自己像张謇先生那样,做“利于国者爱之”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