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应用持续上新
时间:2023-09-22 A+   A- 举报

我市首次以数字人民币结算政府采购电商平台订单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应用持续上新

本报讯 9月19日,市行政审批局成功使用数字人民币向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供应商支付订单结算款,这是我市首个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电商平台结算款的场景,标志着我市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这一创新应用,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响应数字人民币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省、南通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拓展的新举措。今年4月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推行数字人民币应用,在工商银行启东支行等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服务下,目前已实现政府采购专家评审费、建设工程评标费、电商平台结算款、CA数字证书费等7个应用场景,共使用275次,结算规模达到25.38万元。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具有支付即结算、免手续费、安全性高等特点。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可大幅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可以增强资金监管。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业务涉及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等,项目多、金额大,以往办理业务都是使用传统网银转账方式。“传统结算方式不仅会产生手续费用,而且存在跨行转账非实时到账的可能。数字人民币结算不产生任何手续费用,且通过人民银行进行点对点结算,款项能实时到账,既安全又便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陆杰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推广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计划在工程招标、集中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等方面拓展更多应用场景,让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计划与更多金融机构、交易主体展开合作,共同推进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公共资源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

(本报首席记者 陈丽娣 通讯员 严凯凯 )